清华大学(网络图)

 

1911年4月26日,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大学诞生。最开始它的名字叫做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与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银四亿五千万两。其中美国分得三千二百多万两。1904年,经谈判交涉,美国政府决定将赔款的一部分,自1909年起至1940年止,逐年按月“退还”给中国,指定用于文化教育事业。

1911年4月26日,清华学堂正式成立,所有办学方法均照美国学堂实行。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原址。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深切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为社会繁荣、国家富强作出了广阔辽远、历久弥新的重要贡献。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史上今日:1911年4月26日 清华大学诞生

图文简介

1911年4月26日,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大学诞生。最开始它的名字叫做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