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12日,哈佛大学俗称“哈佛鼠(Harvard mouse)”的基因工程小鼠获得了专利,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哺乳动物专利。

除了“米老鼠”以外,全世界没有比“哈佛鼠”更有名的老鼠了。“哈佛鼠”其实是1980年代由哈佛大学里德(Philip Leder)教授和斯图尔特(Timothy Stewart)教授所带研究团队研发出来的一种特别的小鼠,这种小鼠经过基因改造,天生就高度易感乳腺癌,因此很适合作为动物实验的研究工具,可协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对于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对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哈佛鼠(网络图)

 

哈佛大学研发出“哈佛鼠”后,随即在主要国家提出了相关的专利申请。全球实验室每年进行试验需要老鼠2500万只,而非常适合用于癌症研究的“哈佛鼠”,将给哈佛大学带来巨大的财富。1988年4月12日,哈佛大学俗称“哈佛鼠(Harvard mouse)”的基因工程小鼠获得了美国的专利,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哺乳动物专利。1992年5月,它又取得了欧洲专利。不过,这立即引起欧洲17个宗教团体及动物保护组织的不满。他们认为,进行毒理试验的同时,将会使这类肿瘤鼠陷入极度的痛苦中。

另外,关于“哈佛鼠”的专利争议还有以下考量:传统科学界的基础研究工作一向是在极公开、且信息自由流通的环境中进行,专利私有化的倾向已经慢慢改变了科学界信息公开与流通的机制,使得基础研究数据的运用日益形成问题,这会不会反而阻碍了人类肿瘤的研究?答案还不得而知。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史上今日:1988年4月12日 “哈佛鼠”获首个哺乳动物专利

图文简介

1988年4月12日,哈佛大学的基因工程小鼠获得了专利,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哺乳动物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