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奥地利实验室一位大学化学系学生蔡德勒(Zeidler)合成了DDT,但人们没有发现它的用处。
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Paul Hermann Müller)1899年1月12日出生于瑞士的奥尔登。1935年,他开始寻找控制蔬菜害虫的化学制剂,1939年,发现滴滴涕可以能迅速杀死蚊子、虱子和农作物害虫,并比其他杀虫剂安全。实验证明,DDT不但具备高效持久的杀虫功效,且相对安全低毒,对哺乳动物的影响很小。很快,DDT就被穆勒申请了专利,制备成各种形式的产品(溶剂、乳剂、粉剂)推向市场。
DDT问世后很快就被军方采用,其对跳蚤良好的杀灭效果使军官们很快控制了肆虐于军营中的斑疹伤寒疫情。在二战中,DDT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1945年,DDT就已被批准在农业广泛使用。喷洒了DDT的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扰。然而DDT的大规模使用很快就人为选择出了耐药的害虫品种。DDT越是大量广泛的使用,效果就越发地打折扣。不过,即便如此,据WHO的估计,自DDT应用以来,仍有至少2500万人的生命得到了拯救。由于DDT用途广泛,效果良好,后来人们把它和青霉素、原子弹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三大发明。
在1948年,穆勒凭借DDT摘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诺奖历史上首次非生理学家夺得该奖。
随着DDT日复一日过度的滥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DDT在体内不易清除,这使得DDT对人体产生长期危害,其中包括影响生殖系统,可能致癌和致早产、神经系统毒性、内分泌紊乱等诸多问题。这使得人们对于DDT的态度转向更为慎重。到了上世纪70年代,多数发达国家相继禁止农业使用DDT。2004年,随着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DDT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严格控制。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