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以后,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就提出可能存在主要由中子组成的中子星。直到1967年发现了脉冲星,才解开了萦绕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脑际30多年的中子星之谜。

1967年7月,英国剑桥大学穆拉德射电天文台建起新型射电望远镜,目的是观测太阳系行星际空间的闪烁现象。一位年仅24岁的女青年乔斯琳·贝尔担任监测工作。这是一项非常辛苦而又非常细致的工作,贝尔认真负责,干得十分出色。就在这一年的8月6日,贝尔在长长的记录纸带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干扰”信号。通常射电闪烁现象不会出现在夜晚,这个信号没有理由出现。直到11月28日,贝尔才成功地记录下这个射电源的节奏:它每隔1.33秒向地球发出一个脉冲。她的导师休伊什认为这有可能是地外文明发出的信号。

1967年12月25日,贝尔又发现了第二个这样的天体讯号。1968年1月,她又连续发现了两个这样的天体讯号,打破了地外文明发出信号的假设。在探讨中,他们想起在30多年前科学家提出过的中子星假设,认为这是一种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并将其命名为脉冲星。1968年2月,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脉冲星的发现,并认为脉冲星就是物理学家预言的中子星。

后来的研究表明,脉冲星确实就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除高速自转外,脉冲星还具有极强的磁场,电子从磁极射出,辐射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由于脉冲星的自转轴和它的磁轴不重合,因此在自转中当辐射向着观测者时,观测者就接收到了脉冲信号。

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中子星设想,到60年代得到验证,这是研究恒星演化史的一项重大突破。休伊什教授也因此荣获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967年11月28日 人类发现脉冲星

图文简介

研究表明,脉冲星确实就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除高速自转外,脉冲星还具有极强的磁场,电子从磁极射出,辐射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由于脉冲星的自转轴和它的磁轴不重合,因此在自转中当辐射向着观测者时,观测者就接收到了脉冲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