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9日,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恩格雷贝特博士公开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只鼠标,并提出了“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概念。他制作的鼠标是一只小木头盒子,由底部的小球带动枢轴转动,并带动变阻器改变阻值来产生位移信号。

计算机发明伊始,键盘就成为最重要的输入设备。用键盘打字确实不错,但用来移动光标时,却不那么方便。就职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恩格雷贝特博士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鉴于以上的情况,就有了萌生了一个用“点控”的方法代替敲击键盘的创意。

经过多年努力,在1982年,恩格雷贝特的想法总算变为现实:一种名为“显示系统光标位置纵横移动指示器”的产品问世了。它的作用有二,一是控制屏幕上光标的移动,二是代替回车键。

由于该装置像老鼠一样拖着一条长长的连线(像老鼠的尾巴),因此,恩格雷贝特和他的同事在实验室里把它戏称为“Mouse”,这个名字简单形象,比它的正式名称“显示系统光标位置纵横移动指示器”更加让人感到亲切,于是“鼠标”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名称,而恩格雷贝特博士则被称为“鼠标之父”。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968年12月9日 第一只鼠标被公开展出

图文简介

1968年12月9日,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恩格雷贝特博士公开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只鼠标,并提出了“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概念。他制作的鼠标是一只小木头盒子,由底部的小球带动枢轴转动,并带动变阻器改变阻值来产生位移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