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

 

1913年3月6日,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提出氢原子结构模型,创造性地将量子学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结合了起来,成为了他自己的“玻尔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特质。

1911年,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金箔轰击实验”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原子就像一个太阳系,带正电的原子核就像太阳,而带负电的电子就像是绕着太阳转的行星。这就是著名的原子核式模型。

卢瑟福的这个构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引导了原子结构的正确方向,然而,它并不是完美的,这个模型之中甚至存在着尖锐的问题:卢瑟福描述的原子不断地辐射着能量,但假如真的是这样,原子不可能稳定存在。

后起之秀、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曾经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和卢瑟福有了密切的合作交流机会,1912年,他考察了金属中的电子运动,意识到经典物理理论在微观现象方面的缺陷,并于1913年3月6日公布了他的论著《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创造性地将量子学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结合了起来,成为了他自己的“玻尔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特质。1922年,玻尔因对原子结构理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可以说,玻尔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的理论以全新的观念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为人类的原子时代奠定了基础。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913年3月6日 玻尔提出氢原子结构模型

图文简介

1913年3月6日,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提出氢原子结构模型,创造性地将量子学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结合了起来,成为了他自己的“玻尔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