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艾滋病毒在美国首次被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1987年11月7日,我国医学研究人员首次分离成功艾滋病毒,这些艾滋病毒是从一位外国来华的艾滋病人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分离出的病毒经艾滋病人特异性血清证明为艾滋病毒。这次分离对我国艾滋病的诊断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分离艾滋病毒的工作是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承担的。

艾滋病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至今无有效疗法。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亦称急性期,多数无症状,但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时,会出现类似流感或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如出疹子、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疼、头疼、咽痛、腹泻、乏力,夜间盗汗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之后进入无症状感染期。

艾滋病患者的存活时间长短与其被感染的亚型病毒种类有很大的关系。A亚型病毒感染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8.8年,D亚型病毒感染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6.9年,而D亚型和A亚型病毒的混合感染者的存活时间则平均只有5.8年。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987年11月7日 我国首次分离艾滋病毒

图文简介

分离工作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承担,这次分离对我国艾滋病的诊断防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