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7日,国家重大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洋底探测系统”试验任务完成。
这一试验提前5年完成预定计划,并超过原定指标十多倍。这个系统的试验成功,使我国具有对除海沟以外的占全世界海洋97%面积的海域进行详细探测的能力。
洋底探测系统需要解决水中通讯、高压密封、各种信号采集、自主航行控制、动力系统以及各种特种材料等问题。这次试验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为联合国批准我国进行的十五万平方公里专属开辟区洋底多金属结核探测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采集了部分信息。
这次试验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具有研制这种设备能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为我国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1979年,“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提出把“智能机器人在海洋中应用”作为国家重点课题,并把“海人一号”水下机器人作为最初的攻坚目标。1985年12月,由蒋新松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样机首航成功,1986年深潜成功。随后,我国首台“CR—01”6000米水下自治机器人研制成功,并于1995年夏天在太平洋海试成功,初步完成了我国实验区内太平洋洋底探测任务,为我国进一步开发海洋奠定了技术基础。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