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20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2085号小行星,并将其命名为“河南”。
小行星(asteroid)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1801年1月1日,意大利神父朱塞普·皮亚齐在西西里岛上巴勒莫的天文台内在金牛座里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
我国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小行星的观测是从1949年开始的。到1994年4月,已发现的小行星中,已有120多颗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在全球62个天文台中,该台发现的被列入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数量名列第五。
紫金山天文台为小行星命名,主要是以地名和著名事件为主,比如北京奥运星和神州星等。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小行星除了“河南”,还有北京星、广东星、香港星、澳门星、台湾星、河南星、敦煌星、河源星、南阳星、紫金山星等等。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