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牛顿,是理性思维和精确计算能力的楷模,但在牛顿去世后, 却留下了关于炼金术研究的百万字手稿,169册关于化学及炼金术的书籍!炼金术不是蒙人的鬼把戏吗?怎么连牛顿都会深陷其中。这与牛顿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系。事实上,与现在流行影视剧里出现的装神弄鬼的道士靠炼金术蒙人不同,从中世纪到19世纪之前的漫长岁月里,“炼金术”一直是很多科学家的严肃命题,除了牛顿,还有许多超一流的科学家不仅相信“铅变金”的可能性,也曾一度认为一些现在被当作“超自然学说”(如占星术和预言能力)的思想是真实的。

牛顿也曾痴迷炼金术(网络图)

那么何为炼金术?它的发展历程又是什么样的呢?“炼金术”简言之,就是用化学方法利用普通金属造出黄金的技术。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 人们试图通过化学方法将一些基本金属转变为黄金,制造万灵药及制备长生不老药,这个行业吸引了无数的君王、科学家,当然也产生过无数的骗子。在古巴比伦、古埃及、中国、波斯、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曾出现过炼金术的身影。尽管在中国,在西方世界,都有着炼金术的古老源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真正崇尚炼金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是阿拉伯人。炼金术在阿拉伯人手中发展成为一门较大的学科, 英文“炼金术”(alchemy)一词正来自阿拉伯文。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方术盛行,方士们认为,只有金石之类的不朽之物才能让人长生不死,用金石炼丹由此肇始。周、秦二朝,术士们发明了将药物加温升华的制药方法。东汉末年,随着道教的产生,炼丹术和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实践相结合,日趋兴盛。炼丹服药在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日益蔚然成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亚洲西部地区(西域、中亚、波斯、印度、阿拉伯)出产,中原地区没有或尚未发现的一些矿物、植物和香料纷至沓来,我国的炼丹术也逐渐传入(西元九、十世纪)传入阿拉伯世界。

光明砂,何家村出土的唐代服食炼丹药材(北青网)

阿拉伯人是个善于学习和吸收的族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但引进并传播至世界范围的却是阿拉伯人;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指南针,也是经由阿拉伯人传至西方并被发展完善的。而将在西方已经陷入停滞状态的炼金术发扬光大的重任也落到了阿拉伯人的肩上。

西方的炼金术可追溯到“希腊化时期”,代表人物是佐西默斯(Zosimus,生于约250年),他著有28本书,其中约有三百篇著作,对炼金术的全部知识作了总结。但西方世界在经历了短暂的文化繁荣之后,希腊衰落了。随着罗马的崛起,炼金术士不再具有之前的那种自由开放的研究气氛,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停滞不前。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又吸收了中国炼丹术的精华,从而创造了阿拉伯炼金术的辉煌。

公元8-10世纪,一大批著名的炼金术士出现在阿拉伯世界,其中,贾比尔·伊本·哈扬(约721-815年)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他是炼金术士,也是名医生。在其一生的从医和炼金生涯中,他注重实验,改进了古代的煅烧、蒸馏、升华、熔化和结晶等方法,并著有物性大典》、《七十书》、《炉火术》、《东方水银》等著作,在著作中他提出了金属的两大组分理论,认为所有的金属都由硫和汞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一理论在炼金术士的化学实验中引入定量分析的方法。这些思想传入欧洲,影响很大。据记载,他在炼金的过程中,还制造出了硝酸、硫酸、硝酸银等物质,这对现代化学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贾比尔·伊本·哈扬(好搜百科)

贾比尔·伊本·哈扬之后的两百多年间,又有数位著名的炼金术士涌现出来。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贾比尔的学说和研究方法,反对将炼金术神秘化,注重实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风云人物是9世纪的拉齐和10世纪的阿维森纳。

与贾比尔一样,波斯人拉齐(Razi,Muhammad b.Zakariya ,864~924)也是名极其优秀的医生,被尊称为“穆斯林医学之父”。他在医学上的成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他是外科串线法、丝线止血和内科精神治疗法的发明者,也首创外科缝合的肠线及用酒精“消毒”。这位“大咖”一生写作了200多部书,尤以医学与化学方面的著作影响最大。

《秘典》(或译作《秘中之秘》)是他最著名的化学著作。该书共分3部分,分别讨论了物质、仪器和方法。对物质的分类法与查比尔大体相似。书中载有各类物质的大量配方,例如由硫黄、石灰合成多硫化钙,由苏打和生石灰制造苛性钠及氨水,非常翔实,是化学史上的珍贵资料。阿尔-拉齐的著作中对炼金术士使用的仪器设备作过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风箱、坩埚、勺子、铁剪、烧杯、平底蒸发皿、沙浴、焙烧炉、锉等等。他的著作对后世欧洲炼金家有很大影响。

古代炼金术士使用的一种工具(北青网)

阿维森纳(Avicenna,公元980—1037)也是位著名的医学家,在波斯萨曼王朝与突厥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时代的花剌子模和波斯工作.他的著作达200多种,最著名的有《哲学、科学大全》,在当时是高水平的百科全书;另一部巨著是《医典》,曾指导医学界长达数世纪之久,被中世纪欧洲医学院用作教材,其中一些观点沿用至今。

与他的前辈贾比尔·伊本·哈扬和拉齐一样,阿维森纳也极其重视实验观测,并把观测记录收录在《医药手册》一书中。作为一位有着出色化学“嗅觉”的医学家,他凭直觉感觉到通过炼金术使金属嬗变是不可能的:“(炼金术士)不可能使金属的种类发生任何真正的转化,只能造出出色的仿制品。”这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

10世纪时,在阿拉伯世界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炼金术传到了西班牙,进而影响整个欧洲的炼金术发展。进入11世纪后,阿拉伯炼金术随着整个阿拉伯帝国的衰落而日益式微。以现代科学的眼光回顾人类社会的炼金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炼金术最初的目标是“使贱金属变成贵金属”,长生不老,获得永生,这显然不能算是一门科学。但它又绝不仅仅是术士们装神弄鬼用来骗钱的“鬼把戏”,曾经有一大批科学家凭着严谨的态度认真探索,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化学的产生,这也许是炼金术肇始之初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吧。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阿拉伯炼金术:并非蒙人的鬼把戏

图文简介

世界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牛顿,是理性思维和精确计算能力的楷模,但在牛顿去世后, 却留下了关于炼金术研究的百万字手稿,169册关于化学及炼金术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