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我们可以随便截取一个上班族的一天来看看,从他早晨睡醒开始,去厕所也会拿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这似乎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习惯,没有网络恐怕连方便都不方便;出门之前,使用公交车定位软件看看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车到哪一站了,或者使用打车软件预约好出租车;上班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办公室里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使用到网络,发送电子邮件,处理门户日常;下班后回到家,去网上看一会更新的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直到睡觉。这一天都跟网络密不可分,甚至有学者使用了“人们被困在了网中,越缠越紧,总有一天会窒息”的喟叹。大家不要误会,这篇文章无意去抨击这个现象,那是社会学家做的事,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互联网从无到有的过程。
互联网也许会影响人类的进化
提起互联网,很多人脑海中会反映出三个一模一样的英文字母:WWW。WWW指的是万维网,跟互联网并非同一个概念。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是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很多前沿科技都是因为战争,互联网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甚至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上世纪60年代,刚刚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的各国都在逐渐复苏,其中以受战争影响最小且获利最多的美国为首,各个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新式武器的研究上,另外一个超级大国苏联自然也不甘落后。大家都知道卫星和登月就是两国之间竞争的产物,却很少有人知道互联网也是在这次冷战中诞生的。
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的方式
1962年10月发生了古巴核导弹危机,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也随之升温,核武器的威胁一下子笼罩了各国居民,为他们的日常生活蒙上了一层散不开的阴翳。在这种国际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美国成立了“实验室冷战”。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将决定世界的格局和国家的走向。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依赖于电子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因此美国向各种商业性组织和大学提供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开始萌芽。
所谓数据共享在当时理解就是并联,就如同电路一样,如果一排路灯采取串联的方式,一个路灯出现故障,所有的路灯都要遭殃。美国国防部担心如果有把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军事指挥中心,一旦中心被苏联方面破获并且捣毁,那么全国的军事指挥和部署都将处于瘫痪状态,整个军队就成了瞎子。基于这种考虑,他们设想设计一种分散式的指挥系统,由许多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其他指挥点被摧毁后剩余的指挥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了解过互联网历史的人都听说过阿帕网,这跟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呢?
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关联,首先要清楚阿帕网是什么?阿帕网,英文拼写为ARPA,翻译过来是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1969年,美军在ARPA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这次联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并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并且对外开放,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而诞生了真正的互联网。
互联网区域连接概念图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利用ARPA发展出来的TCP/IP 的通讯协议,在5 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到今天,NSFnet已成为互联网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我们所熟悉的万维网,马上就要登上历史舞台。
1989年3月,蒂姆·伯纳斯-李在CERN①的办公室里编写了第一份万维网项目开发计划。计划书名为《信息管理:计划》。在这份计划书里,蒂姆定义了万维网的核心概念。计划书中描述的“超文本项目”即为“万维网”,而“超文本文档”中的“网络”就是我们今天再熟悉不过的“浏览器”。到了90年代初期,互联网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但这时互联网主要应用于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学校等 ,还未普及到个人用户上来。
万维网
1991年,美国的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网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互联网联网服务。他们组成了“商用互联网协会”(CIEA),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互联网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至此,互联网开始走入千家万户,经过仅仅二十几年的演变,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①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