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研制背景: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在20世纪50、6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毅然作出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并确定“两弹一星”的研制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发展,不仅促进了国防事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科技队伍,在动荡的时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

“两弹一星”研发时我国处于严重动荡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朝鲜战争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叫嚣:“如果不能安排停战,美国将不再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责任。”同时,美国还同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务条约》,提出假如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的一系列诳语。美国的核讹诈政策,引起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强烈反对。

1951年10月,居里夫妇的女婿、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委托即将回国的中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就必须要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他还将亲手制作的10克含微量镭盐的标准源送给杨承宗,作为对中国开展核科学研究的支持。

 

 

为了反对美国的核讹诈,毛泽东主席强调指出:“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经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两年后的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6月17日凌晨,中国第一颗氢弹又在罗布泊试验靶场上空爆炸成功,成功实现了导弹、氢弹与原子弹的结合,这是中国核武器的一个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

1957年10月间,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了关于国防新技术方面的协定,同时苏联方面以此作为给毛泽东第二次访苏时的礼物。苏联向中国提供一枚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及图纸资料,提供包括原子弹、导弹在内的部分尖端武器的制造技术,并派专家帮助中国开展研制工作。1958年,中国的核工业正式上马。

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正式致信中共中央,单方面撕毁了已达成的协议,宣布:中断对中国的技术援助,两年后看形势发展再说。7月26日,苏联决定撤走全部在华工作的200余名专家,停止原定设备的供应,带走全部图纸资料。

经过中国人民自主不懈的努力,1964年10月16日14时59分40秒,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腾空而起。

 

 

第一颗氢弹与第一颗原子弹相继成功爆炸:

1966年6月,仅隔三年,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顺利进行。随着中国导弹家族的发展壮大,人民解放军的一支新兵种——“第二炮兵”部队宣告成立。四个月后,便进行了核弹与导弹“两弹”结合的发射试验。我国第一颗带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的发射成功,又一次使世界震惊!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按时间先后顺序,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两弹一星”发展历程的民族意义:

“两弹一星”的发展历程经过11年艰苦探索和努力攻关,最终取得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土地上燃起的又一片星星之火 两弹一星

图文简介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发展,不仅促进了国防事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