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屠呦呦团队骨干钟裕蓉印象

文/董仁威

青蒿素空间结构示意图

 

中国大陆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国人无不欢欣鼓舞,而关于青蒿素的发现与发明权归谁的争议声也不绝于耳。看新闻报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钟裕荣。

钟裕蓉是屠呦呦团队的主力,是她第一个成功地取得青蒿素晶体,以至于有人认为,真正应该得到诺贝尔奖的应该是她。钟裕蓉是我在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班60级(当时以入校日期命名班级)的同班同学。不仅是同班同学,我们还同是植物专业植物生理专门化组的,我攻棉花生理,她攻水稻生理。

1965年,大学毕业后,钟裕蓉分到北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而我则作为生物系唯一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开始在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读细胞学。那以后,我到北京去,都要去看看老同学。有一次,她还留我住在她家,像对亲人一样照顾我。她长相美丽,为人低调。我只知道她在做一件有关国防的研究,后来又知道她因做实验引发气管肿瘤,切除了一边肺的三分之二。1993年,钟裕蓉公派日本作访问学者,从此音信杳无。我以为这辈子再也无缘与这位老同学相遇了。

谁知,因为屠呦呦得诺奖,我恢复了同老同学钟裕蓉的联系。我从北京农科院的同班老同学王明珍那里,得到了一个据说打不通的电话号码。我紧急开通了国际电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攺正了电话号码中拨国际长途时的错误,终于拨通了钟裕蓉在日本家中的电话。大家都很高兴,聊得很开心。

10月8日,我们川大生物系植物班植物生理方向的同学刘忠仁、曾洁瑶、夏昌涛从城里乘309路公交车,来到我温江乡下金河谷旁的御景苑,在桂花林下的茶座中,用我的两部开通了国际长话的苹果智能手机,同钟裕蓉一起,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庆祝宴会,庆祝我们的同学能够在诺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团队里独当一面,在世界上第一个获得青蒿有效成分青蒿素晶体,立了大功。

庆功宴开始,我向钟裕蓉报了菜单,第一道菜就是青蒿肘子,还有回锅肉、甜咸烧白、宫保鸡丁、蒜苗炒老腊肉、红烧坨坨裸斑鱼,等等,乐得钟裕蓉直打哈哈,连好想吃呀,好想吃呀!一个在我最后印象中年青美貌,皮肤白晳,性情温婉热情,胖乎乎的,招人怜爱的少女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她同我约定,明年回蓉来,与大家共享成都美食,吃个够。

在此之前,我在等同学的车站上,同钟裕蓉先聊了半个小时。现在,同学们通过越洋电话,除了祝贺老同学取得的成绩,还聊起了钟裕蓉毕业后50年的经历,及有关屠呦呦获诺奖的有关问题。

钟裕蓉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现在还有一个98岁高龄的父亲住在成都。她于1965年在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本科毕业后,便分到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下乡去搞了八个月“四清运动”,回来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在研究所里,她认识了北京师范学院毕业的同事严述常,相知相爱,结婚成家,住在中药所里的职工宿舍中,后来有了一儿一女。

由于他们所在的中药研究所不断接到国防研究任务,有幸业务没有荒废。起初,钟裕蓉在“中暑药物”研究组工作,后来,屠呦呦当了中药所“抗疟药物”组的组长,亲自点名将她调来当助手。开始,“抗疟药物”组只有三个成员,屠呦呦、钟裕蓉和崔淑莲,后来来了个倪慕云。这就是屠呦呦团队的全部人马。

研究开始阶段,设备简陋,困难重重。屠呦呦发明了以乙醚为溶剂的提取方法。乙醚使用量很大,实验室里没有装乙醚的密闭容器,通风设备落后,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无法散去。研究人员成天泡在乙醚充斥的实验室里工作,有三个人后来都身患重病。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钟裕蓉的气管上长了一个无名肿瘤,不得不动手术将这个肿瘤连同部分气管与三分之二的肺叶一起切除,健康受到了重大伤害。崔淑莲中毒更严重,以至于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钟裕蓉和倪幕云在团队中都负责青蒿有效成分的提纯。当时,只证明了青蒿对治疗疟疾有效,但并不知道青蒿中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只有找到这种有效成分的单体,才能使研究提升到现代科学水平,也才能为以后用这种有效成分进一步开发成现代药物提供原料。

钟裕蓉在大学是学植物生理的,现代植物生理科学的实验方法,为她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扎实的专业基础。钟裕蓉选择了用离子交换柱进行柱层析分离提纯青蒿有效成分。其中,关键是正确选择吸附剂。

吸附剂的种类很多。倪慕云和钟裕蓉在组长的指导下,试了许多吸附剂都失败了。于是钟裕蓉决定另辟蹊径。正当而立之年的钟裕蓉,在一份有关气管炎药物研究的文献中,发现硅胶对于分离中性物质比较好。钟裕蓉在层析柱上填充了硅胶,让青蒿提取液缓缓通过硅胶,过滤了杂质,青蒿抗疟疾的有效成分纯化液便流了出来。

那是1972年的一个永远难忘的晚上,晚饭后钟裕蓉照例从家里走到实验室去加班。当她走进实验室时,发现盛纯化液的容器中出现了方形结晶,她当时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后来,在其他研究单位的协作下,搞清楚了这种结晶的分子结构。屠呦呦正式命名这种有效成为青蒿素。青嵩素至此正式诞生。

1993年,钟裕蓉公派至日本进修、研究。1997年,她在55岁那一年,正式从中国中医研究院退休,定居日本,兼及照顾也是公派至日本进修的丈夫、在日本工作的女儿和儿子,并治疗疾病。但是,钟裕蓉始终是中国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退休研究员。

谈到屠呦呦获诺奖后国内的非议之声,钟裕蓉与我的同班同学都很不屑。钟裕蓉说,以屠呦呦为首的青蒿素研究团队,在接受任务后,从未想过后来要得什么奖,连命都不要,奋不顾身,还会去顾什么名和利?当时,中药所征集青蒿素人体试验,许多人都志愿用自己的身体去冒险,我的先生不属于屠呦呦团队,也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试验。她还说,其实,40多年过去了,要不是前一次屠老师在美国获奖和这次获诺奖,那件事我早已淡忘了。这次,屠老师获奖,我很高兴,我们在电话中互致了问候,也向屠老师转达了我们对她的祝贺。钟裕蓉说,能够参加这一个最终获诺奖的项目研究,起了一个“螺丝钉”的作用,觉得很幸运,很满足。

其实,钟裕荣在屠呦呦的青蒿素科研团队,不仅是“螺丝钉”,还是顶梁柱。北京大学科学院院长、科学史专家饶毅在研究青蒿素发现史的文章中说:“其后,屠呦呦研究小组的工作集中于青蒿。倪慕云先试图获得青蒿中的活性化合物,以后钟裕蓉成功地获得结晶“青蒿素II”(后称青蒿素),屠呦呦于1974年2月份在中医研究院召开的青蒿座谈会上提到了青蒿素II的分子式。从明确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抗疟效果,到获得青蒿素(白色针状结晶,抗疟有效单体),确定抗疟分子,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饶毅还说:“很重要的是,根据我们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虽然有很多争论,但无异议的是: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蓉,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蓉。”

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鲁白及其同事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屠呦呦的关键作用表现在,她提出了用乙醚提取青蒿中有效成分的方法。之前研究人员所使用的水煮法和乙醇提取都效果不佳且不稳定,而屠呦呦打破了提取青蒿中抗疟有效成分的瓶颈,并在公开会议上公之于世。其后,其他研究组才展开了类似提取。最后,屠呦呦小组的钟裕蓉分离提化到了青蒿素的晶体,对确定分子式、晶体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不少人在对屠呦呦获诺奖“吐槽”,争名夺利,而最有资格夸耀自已的钟裕蓉却很低调、淡定,体现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胸襟和修养。是的,也只有这样不计名利、献身科学的人,才能够做到心无旁骛,蹊径独辟,用科学发现造福社会和人类。

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屠呦呦团队骨干钟裕蓉印象

图文简介

钟裕蓉是屠呦呦团队的主力,是她第一个成功地取得青蒿素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