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邮协1976中日海底电缆开通官方首日封
1973年,中国、日本共同投资施工建设中日海底电缆。
清朝末年,当世界各大国通过海底通信电缆实现便利的跨洋通信时,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从日本长崎到我国上海,不久,又经厦门到香港铺设了海底电报电缆。英商大东电报公司先后从上海到福州和从福州到香港铺设了海底电报电缆,但上述这些我国早期的海缆在太平洋战争中均遭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没有一条远距离海底通信电缆,越洋通信只能通过香港连接海外的海底通信电缆实现一部分海外通信业务。自第一条国际海底光缆开通以来,我国的通信事业突飞猛进,尤其是互联网及其业务的蓬勃兴起,对通信传输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海底光缆这种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载体进一步得到了充分运用。迄今,上海先后又建成开通了“环球”、“中美”、“亚太”、“C2C”等国际海底光缆,使得目前在上海登陆的国际海底光缆总数达到了9条共6个系统,通达世界30多个国际海底光缆登陆站,形成一张覆盖全球的高速数字光通信网络。
中国第一条国际光缆,中日海底光缆的开通,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增进国际交往、扩大贸易发挥显著作用,同时为上海国际通信传输全面进入光时代作出里程碑式的贡献。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