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伦琴

1845年3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威廉·伦琴(Wilhelm Röntgen)出生于德国莱纳普。

伦琴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1865年,他们再次迁居瑞士苏黎世,伦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并于1868年毕业。1895年11月8日,时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的他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观察到放在射线管附近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上发出的微光,最后他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

有人提议将他发现的新射线定名为“伦琴射线”,伦琴却坚持用“X射线”这一名称,产生X射线的机器叫做X射线机。伦琴射线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所谓“穿透性射线”,它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初次发现时,伦琴就用这种射线拍摄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显示出手骨的结构。这种发现立即引起很大的轰动,为伦琴带来了十分巨大的荣誉。

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例如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就因发现天然放射性,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到今天,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另外第111号化学元素Rg也以伦琴命名。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845年3月27日,“X射线”发现者伦琴出生

图文简介

1845年3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威廉·伦琴(Wilhelm Röntgen)出生于德国莱纳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