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批实习潜航员完成首轮主驾“蛟龙”号海底作业本航次主驾驶、实习潜航员赵晟娅(中)手持机械手操作杆准备采样(3月19日摄)。新华社发

 

记者21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地时间3月19日在西北印度洋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的第9次下潜,最大潜深3003米,测得热液喷口流体最高温度达358℃。

同时,随着实习潜航员赵晟娅完成此次主驾驶任务,我国第二批6名载人潜水器实习潜航员首轮独立主驾驶“蛟龙”号作业全部完成。

本潜次“蛟龙”号的机械手经抢修后重新上“战场”。第8次下潜时,“蛟龙”号的右臂——主从式机械手的关节出现故障,往常“蛟龙”号正是依靠它实现精确测量和取样,捕获生物、地质等样品。随后,“蛟龙”号技术保障团队经过30个小时的紧张抢修与连续作业,顺利完成机械手的整体更换。

赵晟娅说,本潜次抢修后的机械手一次性通过测试,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操作顺畅。

本行段总指挥于洪军表示,在本轮独立主驾驶作业中,实习潜航员们均熟练驾驶“蛟龙”号在热液区复杂环境下完成既定下潜作业任务,取得丰硕科考成果,显示我国自主选拔培养的这批实习潜航员已经成长起来,潜航员培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蛟龙”号拍摄的西北印度洋卧蚕热液区的海底世界(3月19日摄)。新华社发

 

本潜次在卧蚕1号热液区展开,海底作业6小时20分钟,成功测得热液喷口流体温度,拍摄了黑烟囱体视像资料;完成了测深侧扫微地形测量;成功取得热液保压流体样品、热液硫化物样品和热液羽流样品,两种腹足类生物、海葵、硫化物附生管栖蠕虫若干只。

本航段首席科学家韩喜球表示,本航段在卧蚕热液区共开展6次下潜,获取了全套各类型热液产物地质样品及环境参数数据,获取了大量的热液区活动生物,对进一步研究热液成矿作业过程、了解区域热液活动历史、认识热液口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完成此次下潜后,“向阳红09”船载着“蛟龙”号已启程奔赴第一航段最后一个作业海区——天休热液区,计划开展2个潜次的下潜作业。

今年2月6日从青岛起航的大洋38航次,共分三个航段,分别在西北印度洋、南海、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大洋资源与深海前沿科学调查,时间为124天。

我国第二批实习潜航员完成首轮主驾“蛟龙”号海底作业

图文简介

记者21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地时间3月19日在西北印度洋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的第9次下潜,最大潜深3003米,测得热液喷口流体最高温度达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