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太空,路在脚下。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寄希望于我们的青少年。” ——张厚英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今年的4月24日,又被赋予了新一层寓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这一天为“中国航天日”。在中国航天日即将来临之际,原理君对原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总指挥张厚英老师进行了专访。
【人物简介】张厚英,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究员。1978年起,曾任科学院二局副局长兼物理处,核科学处处长,数理学部学术秘书。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常务副所长,负责北京正负粒子对撞机建造工作。科学院计划局常务副局长;科学院高技术局局长、应用研究与发展局局长;1994年任科学院空间中心、空间总体部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总指挥。
原理君: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第一任总指挥,能否向我们谈一下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张厚英: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程。我们可以追溯到全世界第一个想要飞天的人——中国明朝初期的一个官员万户,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国家自力更生,在国际采取禁令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发展起来的,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来之不易的。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升空,到现为止我们一共发射了100多颗,这也使我国进入到航天大国的行列。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日趋增强,需求也随之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国际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1992年国家决定正式发展航天事业。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太空中飞行21个小时候后,在内蒙古中部成功返回,这是我国航天发展的一大史事。2001年,载有大量实验设备的“神州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将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虽然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但杨利伟在太空中飞行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这在国际首次发射载人航天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也印证了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晚但起点高”的说法。
原理君:那么为什么我国要如此大力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是不是把宇航员送上天就标志着成功了?
张厚英:把宇航员们送上天是为了给我们搭建极其重要的平台,所以他们都是真英雄!我们发展载人航空的最终目的是要合理利用这个平台,在太空上研究科学的应用和实验,比如材料、生物、对地观测及基础物理实验等。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有四大研究领域:陆地、海洋、大气、太空。太空有其特殊的条件,微重力、强辐射等都是其他三个领域不具备的,太空中如此多的优越条件可以研究很多科学实验,比如我们可以在太空观察宇宙,研究宇宙的起源和一些天文问题,这就是我们发展载人航空的目的。
原理君: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
张厚英:困难是一定有的。钱学森老师曾经说过,“我们在高技术方面是得不到别的国家的援助的。”邓稼先也说过,“我们绝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我们的老前辈都已经认识到,只有自力更生,依靠自身各方面的优势我们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些年我们也是在“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精神鼓舞下取得了进步。我们航天人会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也是在中国航天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作为一个航天事业工作者的一个感悟。
原理君:载人航天对我们的科技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是否都有促进作用呢?
张厚英: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有人认为发展载人航天对科技发展是得不偿失,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在载人航天领域,除了能促进科技发展之外,从计算机、自控、新兴材料领域,到基于航空航天的需求发明出来的数码相机、微波炉甚至尿不湿等,最终都走进了老百姓家中。再比如,国际上非常重视的空间制药和地面上很难研究出的疫苗问题,在没有重力的太空中就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可的能性,这也说明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的福祉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在采访的最后,张厚英老师说:发展航天事业需要以国力和人力为基础,人才是最重要的。钱三强老前辈曾经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选好人才。’我们国家需要人才,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我们国家培养出了一支年轻有希望的航天队伍,他们志在太空,路在脚下,他们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希望,所以我们要把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寄希望于青少年。”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