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感到生活压力大、失恋或者被批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越想吃东西,吃完了心情会好一些,但是又后悔吃了这么多,难道我的胃会随心情变大吗?这不会是一种病吧?总是化悲愤为食欲,怎么办啊!想知道为什么,看下面就知道了。
为什么在压力大时会特别想吃东西?
无缘无故挨了领导的批评、工作上任务繁重千头万绪、陷入恋爱的盘丝洞、各种Deadline集中催命……每当这类情境出现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跟垃圾食品和厨房变得更亲近了。这就是所谓化压力为食欲:“压力进食”。
人作为一种动物,跟其他动物一样都会倾向趋利避害、逃离困境,承认这一点没什么令人难堪的。人在有压力时候的进食,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这种逃避压力的渠道,就像在头脑里切换了频道,进食时候暂时不用考虑导致压力感的那些问题。这也让我们成了食物和压力的奴隶。
压力下的暴饮暴食原因就这么简单吗?
当然,这背后的原理不会这么简单。事实上,在压力感觉的早期,人的食欲一般是被压制的,因为这时候大脑底部的下丘脑面对压力产生系列反应,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这将压制食欲。同时,大脑还发送信号给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激发人体的“战斗或者逃跑”应激反应,这也会抑制食欲。
但是如果产生压力的因素一直存在,压力感久久不消,那么人体的内分泌情况就改变了。“战斗或者逃跑”应激反应只能短期主导人体,它这时候被湮没。肾上腺现在会转而分泌皮质醇,皮质醇增加人的动机意识——所谓适度的压力能促进人的工作效率,但也会增长人的食欲。一旦压力感消失,皮质醇水平会降下来,但如果压力感继续,体内皮质醇水平就会继续保持较高浓度,这跟应激性的智能短期保持高水平的肾上腺素很不一样。所以,长期压力下来,你就特别想吃、吃、吃。
吃、吃、吃,为什么让人这么开心?
持续的压力不仅能促进的食欲,还会改变人的进食偏好,也就是变得更喜欢高热食品(垃圾食品、高糖高脂食品)。这可能是由于高皮质醇水平和高胰岛素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本上可能跟人类的演化历史有关——显然的,在人类演化的大部分历史中,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多吃高热食品的个体更可能活下来。
一旦陷入了这样的“持续压力——高热食品偏好”状态,那么高热食品就会在人脑内产生反馈效应:持续压力——高热进食——压力感短暂消失。这样的反馈链条让人脑把高热食品与压力的释放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延续,这样的联系越来越强。高热食品因此有了一种看起来的“抵消压力感”的效果,这跟“产生愉悦”似乎是一样的。但是人脑并不会把这两者加以区分。
压力进食也能成瘾,后果不仅仅是变成胖子
压力进食最直观的后果显然是体重的增加。同时压力进食背后的“持续压力——高热进食——压力感短暂消失”反馈链条还会使人对过度进食有类似于“成瘾”的表现,节食和减肥对这样的人群来说变得更加困难了。肥胖本身产生的压力感加上自身原来就有的压力,使人的境况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另外,研究证明,处在持续压力下的人,其新陈代谢水平低于其他人,胰岛素反应又高于其他人,这使它们即使节食也不一定能起到减肥的效果。
除了体重增加对情况的恶化效果,持续的压力还会使人的睡眠情况变差,更少锻炼身体,更喜欢喝酒,这些对自己的身体是持续的暴击。
怎么破解这道“魔咒”和恶性循环?
破解这种“压力——过度进食——增重”的窘境的关键,在于打破“持续压力——高热进食——压力感短暂消失”的反馈链条。高强度的锻炼会短暂增加体内的皮质醇水平,而低强度的锻炼则能降低体内皮质醇水平。因此持续的有节制的锻炼,是破解的好方法,这能打破反馈的链条,使得压力不再转化为食欲。同时还能提高睡眠效果,增进工作效率,使人破解压力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消解产生压力的因素。
另外,冥想锻炼和社交支持也是很好的方法。有些人在压力时候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狼狈的一面,因此有把自己孤立起来的倾向,这显然不是应对压力的好方法。
所以,如果你有类似的情况,可以尝试有规律的锻炼身体,多出去和朋友聚聚,放松心情,这样,也许你在减压的同时,还能塑身减肥,一举两得呦!
作者:DieEule,中国科学院博士、德国马普学会博士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