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实习医生格蕾》的话,你一定对剧中医生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患癌器官,从而确定在哪里下刀的剧情有所记忆。事实上,不仅仅是医疗行业,包括模具制造、工业设计、建筑、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当下都开始重视起3D打印技术所带来的革新意义。
相较这些专业或生产领域,3D打印对于普罗大众的影响力还很平庸。食品行业被认为是3D打印快速普及的突破口,一方面它代表着未来食品加工业的方向,另一方面民以食为天,消费者能更直观的接触、理解和接受这项技术。
不久前,一家名为“食用墨水”的餐厅在英国开张,这家餐厅希望“将3D打印等高科技带入日常生活”,带给食客高科技的用餐体验。兼容营养和健康理念的高新技术,能否引领餐饮业的未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寻找美食与创新之间的火花
离开门还有5分钟,位于伦敦肖尔迪奇区的“食用墨水”门外就排起了长队。这家餐厅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所有食材都被打成了糊糊,再通过注射器一样的喷嘴挤压到板子上,然后装盘。
听起来这似乎不大刺激味蕾,但这却正是这家充满未来感的餐厅的最大卖点——全球第一家3D打印餐馆,从食物到餐具,甚至桌椅,都由3D打印技术制作。白天,这里是一个展示空间,人们能在此看到3D打印机的工作过程;晚上,这里摇身一变,成了精品餐厅,每晚只接待10名幸运客户,食客在花费250英镑(约合人民币2216元)后,可以享受9道3D打印的菜肴。为了营造“未来世界”的气氛,餐厅还提供VR耳机和音乐,让食客享受完整的、由机器创造的用餐体验。
3D打印食物问世有些日子了。不过,此前人们“打印”食品都得在微波炉式的盒子内完成,而这家餐厅使用的是一家荷兰公司推出的开放式打印机。“最形象的形容就是:机械化。打印机的运作原理和糕点师裱花是相同的——处理成糊状的食材通过仪器挤出,堆叠成数字文件中的三维模型。”“食用墨水”的负责人安东尼·多伯森指出,机器手臂的精密程度远超人手。
“我们可以创造新技术,但我们对食物一无所知。”荷兰公司的CEO妮娜·霍夫透露,“3D打印食物对食材状态要求极高,我们需要与厨师合作,在他们的帮助下将机器调整至最佳状态。”
于是,霍夫找到了多伯森,两人一拍即合。“我从小就对科幻小说感兴趣,盼望虚拟科技能与现实结合,而3D打印技术为此提供了契机。于是,我开始思索3D打印该如何在大众中推广,最后得出结论——美食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3D食物打印机,是一款可以把食物“打印”出来的机器。它使用的不是墨盒,而是把食物的材料和配料预先放入容器内,再输入食谱,按掣,余下的烹制程序会由它去做,输出来的不是一张又一张的文件,而是真正可以吃下肚的食物。正如餐厅官网上所写:“我们的任务是寻找美食与创新之间的火花,为食客提供全新体验。”
继伦敦之后,不久的将来,3D打印餐厅将出现在世界各地,其潜在落脚点包括阿姆斯特丹、罗马、巴塞罗那、柏林,纽约、新加坡和迪拜等。
食材是不变的,只是提供方式不同
英国《VICE》杂志记者黛西·麦格上门试吃时,“食用墨水”的打印机正在制作“橄榄油鱼子酱”。只见球状固体从管子中挤出,凝固后落进培养皿似的盘子里。“打印技术最赞的地方是,作为高度自动化仪器,它能不断地自动复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多伯森解说道。
和多数食客一样,麦格对3D打印食物的味道持怀疑态度。“不用想就知道,美食饕客都会质疑这种烹饪方式。”多伯森对此的解释却是,“我是确定食物好吃才会做这个项目。我并不希望机器替代厨师,而是想和厨师们合作,看如何让技术与人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他口中的厨师,是两位来自西班牙分子料理餐厅大厨,马泰奥·布朗和约尔·卡斯丹妮。“最初我确实不信。”布朗说,“但尝试后已经证明,我们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橄榄油鱼子酱”可以上桌了。“食材是不变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给顾客。”卡斯丹妮说。麦格接过“鱼子酱”,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鱼子酱’在口中爆裂开,和厨师们说的一样,口感和真正的鱼子酱没什么区别,咸咸的,有橄榄油的味道。”她说。
“我们很在乎口感,所以加入了藻酸钠;我们也非常希望给食客更多的感官体验,所以加入了玫瑰和薄荷精油。此外,每道3D打印菜肴都自带一份非打印食物,以便人们对比。”多伯森说,店内使用的食材包括豆泥、奶酪、巧克力和面团,菜品的味道主要由添加的酱料决定。
“我知道一些人看到食物是从机器里出来的,多少会有些异样的感觉。但无论你多么注重养生,也得明白现在的食物大多是由机器制作,其中含有添加剂。至于我们餐厅,菜肴都由天然食材制成,可以说相比之下更营养、更健康。”多伯森介绍,餐厅的食材中含有从巴塞罗那郊外的花草和草药中提取的营养物质,还富含维生素。
“吃3D打印食物,就像在喝干净的营养汁。”他表示,为保证食品有足够的密度,在制造食物“墨汁”时还需加入其他成分,“我们借鉴世界各地的分子料理,比如添加海藻和琼脂以增加稳定性”。
用科技传递体验,在今天品尝明天
在多伯森看来,“食用墨水”将扮演对话平台的角色,对话内容则是新兴技术如何挑战和改变我们吃饭、创造、分享和生活的方式。“3D打印食物能帮助咀嚼困难的老年人进食;对不肯吃蔬菜的孩子,则可以将维生素打印成糖果,或是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
“我们的愿景其实超越了科技本身。没有了艺术、音乐、诗歌、哲学、文化传统,科技毫无意义。而我们是想要通过科技去传递这些体验,或者说在今天品尝明天。”多伯森如数家珍地列举3D打印食物带来的种种变化——从下载个性化菜单到令冰箱更容易清理。“无论你的冰箱里有什么,只要搅碎了放入打印机,就会出来一道菜。”
然而,比起这种就餐方式有多“新”,人们的“吐槽”大多集中在价格上。英国《每日邮报》援引批评人士的话称,怎么会有人想花250英镑,用塑料餐具吃一堆糊糊呢?
“我宁愿吃汉堡薯条,省下240英镑存起来。都不会为只有一口量的晚餐支付2.5镑,更别说250镑了。没想到人傻钱多的家伙真的存在。”英国网友“Johnnyboy”对此嗤之以鼻。美国网友“squidawrd”则认为,“几年后,3D打印菜肴也许就会便宜10倍了,我还是等到那时再尝吧。这也许是美食的未来,但并非下一步。”
多伯森承认,3D打印食物发展到像麦当劳那样充斥街头巷尾,还得花一段时间。“这种技术还处在第一代,现阶段,我们认为做好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餐厅就定位在米其林水平。”
他相信这个期限不会太长,相信差不多两年后,每个人就可以自己“打印”周末大餐了。“你从超市购买已处理好的原料,然后下载制作程序,再印出来。这将成为主流。”多伯森笑言。
麦格却不太愿意失去传统烹饪带来的快乐。“我不知道当‘你收到一封新邮件’变成‘已为您制作好一道菜之后’,我们会失去什么。”在厨房里搅拌烩饭时,麦格感慨道,“3D打印食品是令人兴奋的发明,我很期待它能打印披萨饼的那一天,但在那之前,我还是会继续搅动木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