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3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聚集了来自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业界专家和企业领袖。针对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新华网专访了台湾大学讲座教授,IEEE工业信息期刊总主编罗仁权。
图为台湾大学讲座教授,IEEE工业信息期刊总主编罗仁权
服务型机器人将面临巨大商机
机器人可以分为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中国早在2013年就成为国际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但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国占有率相对较低。随着互联网技术、资讯科技以及通讯科技的快速变革,机器人产业也取得了较大发展。罗仁权表示,近两年服务型机器人的发展十分迅速,大数据、物联网、云端运算技术与机器人生产相结合,使服务型机器人拥有聪明的脑袋、灵活的四肢。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与人的互动会越来越频繁,人机交互程度会越来越高,服务型机器人将面临巨大商机。
机器人越来越发达 人类会不会失业?
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了各具本领的机器人,有会弹琴的“钢琴机器人”,有自动售卖咖啡的“咖啡服务机器人”,还有可以辅助海关实现语音实时翻译的“海关机器人”。当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器人参与,人类参与工作的机会是否将被逐渐替代?罗仁权表示,当某一群人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后,这一群人中的一部分的确会面临失业的风险。然而,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失业潮。所以我们预测,机器人的出现和发展,也不会造成大批人失业的现象。或许一些服务型机器人会代替人类去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但人类需要做的则应该是更富有创造性、更高级的工作。机器人是辅助人类社会向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的工具。罗仁权强调,面对机器人的到来,我们要有所准备。
“我梦想打造一个与我一样的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可能会极大程度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服务型机器人的出现,已经让很多人感受到了机器人带来的便利。罗仁权说,“我的梦想是打造一个跟我很像的机器人,他了解我的脾气,我的想法,知道我想吃什么,想做什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当有这样一个机器人在我身边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生活就不会那么辛苦。”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