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22日电(刘丫) “虽然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仍需解决很多难题,但我相信在2030年之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有希望在国产民机上实现自主飞行。”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日前参加“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时表达出的他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未来发展的信心。

本期“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的主题是“探秘国产大飞机的创新‘进化史’”,谈到国产大飞机,发动机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刘大响表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发展民用飞机,必须重视发动机的研制。发动机在高温情况下长时间运行,必须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要求,同时推力要大、耗率要低,生产成本也不能过高,这些使发动机的研发难上加难。

我国对于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十分重视,刘大响说,“首先,我国专门成立了研究发动机的科研机构,将发动机的研究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第二,发动机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较高档的材料做大量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经费支持,对此国家也给予了支持。但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发动机研究必须要打好基础,重视解决基础技术问题,之后才能解决工程问题;还要解决发动机的制造、实验和一系列的装备问题。但说到底,我认为研制发动机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没有优秀的人才很难研制先进的发动机。”

刘大响认为,要培养发动机的研发人才,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来提升现有科研人员的水平,也需要从国外引进一些优秀的人才进行交流学习,同时,还要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培养一些新生力量。“我希望年轻一代能投身于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将我们国家的航空动力研究发展起来,让我们的国产飞机早日装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飞机心脏’。”最后,刘大响送给年轻人16个字,“仰望星空、放飞梦想、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希望年轻一代们要敢想敢做,共同致力于发动机的研究,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

“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科协大讲坛、新华网“科技前沿大师谈”等单位承办,为期5天,今日将举办最后一场主题为“行为评估与健康干预”的讲坛,期间有近20位院士专家作为主讲嘉宾或对话嘉宾参与活动,他们围绕转基因、量子通信技术、海洋资源开发等前沿课题及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讲解与讨论。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刘大响院士:发展“飞机心脏” 人才培养是关键

图文简介

希望年轻一代们要敢想敢做,共同致力于发动机的研究,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