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从昨晚到今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和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分别发生7.0级和6.6级地震。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异常现象?地震发生时应如何自救?针对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今日,新华网专访了中国地震局原震灾应急救援司司长徐德诗,为我们科普有关地震的小常识。

地震有哪些前兆?

在地震发生之前,我们通常会发现一些异常现象。徐德诗表示,地震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个方面。所谓微观前兆,是指用仪器观测到的异常变化;宏观前兆是我们感官能够感知到的异常变化。然而,公众不可将地震之前一切异常现象都归为地震前兆,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地震宏观前兆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地下水的变化(水位、水温、流量、组份);二是动物行为的异常变化。

地震时是躲是逃 从实际出发

徐德诗表示,一直以来,社会中都流传着一个地震求生的方法,就是躲在“活命三角区”中。徐德诗表示,所谓“活命三角区”即在坚实的物体旁形成的一块相对安全的三角空间。当发生地震时如果你在市内,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保持镇静,可以选择躲在足够结实物体旁的“活命三角区”。然而,躲在“活命三角区”不是唯一的避险方法,也可以躲在坚实的物体下。总之,地震发生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策略,是躲是逃要从实际出发,沉着冷静作出判断。

地震之后公众应该怎么做?

对于灾区的群众来讲,地震发生后应积极自救、互救,听从政府组织安排,有秩序的恢复生产生活。还应稳定情绪,积极配合医院、政府的要求尽可能减少损失。作为志愿者,不要盲目前往灾区,应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配合,尽可能减少灾区损失。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专家告诉你 发生地震该怎么做

图文简介

今日,新华网专访了中国地震局原震灾应急救援司司长徐德诗,为我们科普有关地震的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