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刘丫)“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2日在京发布。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选。前五大进展是:志留纪古鱼揭秘脊椎动物颌演化之路、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1.3亿年前羽毛β角蛋白的发现使古生物色彩复原更加可信、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早泥盆世植物根系促进土壤形成及河流地貌转型,紧随其后的是:白垩纪琥珀中发现系列昆虫伪装行为及最原始蚂蚁社会化起源、抚仙湖虫腹神经节与泛节肢动物早期神经系统进化、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盘状卵裂动物胚胎化石、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保存的一段具有原始羽毛的恐龙尾部、澄江生物群三维保存的大附肢类节肢动物幼虫、辽西发现最早的银杏植物木材化石(并列)。

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邓涛介绍,中国古生物学会开展“十大进展”评选和发布活动的目的是适应科研与科普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及时向全社会展示中国古生物学取得的重大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大力拓宽科学传播渠道。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部主任宋军认为,“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展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推动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关凤峻表示,“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是我国广大古生物科技工作者2016年度科技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展示了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优秀成果。十大进展发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必将推动全国古生物化石的科研和科普工作,也有助于做好古生物化石产地的保护工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代表“十大进展”获奖科研人员发言讲话。他表示,“以后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科研工作,也要做好科学传播者的角色,为提升我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此次评选是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以来,首次组织的全国范围内十大进展评选活动,旨在宣传中国古生物学所取得的新成果,力求进一步推动古生物学学科发展。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图文简介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2日在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