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绝不辜负这个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寄语我国科创事业

新华社记者马剑、胡喆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来自各领域的科学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纷纷寄语我国科创事业。他们表示将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绝不辜负这个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

“国之利器”使世界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踏实

历时20余载,从“奇思妙想”的提出,到关键技术的突破,再到推广应用于各军兵种武器平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海福带领团队开创活性毁伤元及其弹药战斗部技术的前沿研究,实现了我国在尖端武器研发核心技术上的领跑。

他对科技这一“国之利器”的重要性深有体悟。“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国防科技工作者,我们理应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王海福说,“能使研究成果在武器装备研发中得到应用,为国防增添几分硬度,为人民增加几分安稳,既是一种职业追求,更是一份莫大的欣慰。”

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2016年科技三会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编制了《中国电科“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在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新型智慧城市等领域硕果频结。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董事长熊群力表示,中国电科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将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打造网信时代的“大国重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上至国家战略,下至百姓生活,“科技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在浙江浦江,国网浦江县供电公司成功研发了配网串补可控硅技术,为偏远山区点亮了“长明灯”。“百姓事无小事,老百姓方便用电安全用电的现实需求,是我们利用创新成果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原动力。”该公司负责人徐爱良说。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科技委主任许波说,作为一名军工央企的科技工作者,将更加潜心投入研究工作,让军民深度融合,让人民享受国防科技工业提升带来的实惠,为早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让一切创新的想法得到尊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尊重创新人才,让一切创新的想法得到尊重,进而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一年来,科研创新环境的改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是我国化学研究领域领军科学家之一。她留意到现在的政策越来越人性化,例如考虑到女性科学家在职业早期面临的组建家庭、生育和抚养孩子等现实问题和困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女性申请青年基金的年龄从35岁放宽到40岁。

“这为女性科学家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机会,让大家感到特别温暖。”谢毅说,创新是科技工作者的天然使命,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副所长肖庚富称自己过去的一年“忙碌而充实”。得益于政策环境的改善,该所目前已有6位研究员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生物城在岗创新创业,研究所以发明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占有不超过30%的股份,并在借用仪器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主任李陟说,创新是科技工作之魂,这其中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尤其重要。“就像户外的绿草总是顽强生长,每当沐浴阳光雨露,更加蓬勃生长。”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表示,中国科协将致力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

“雏凤清于老凤声” 科技创新后继有人

201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和一些国家白发苍苍的航天队伍相比,“长征五号”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5岁,首发试验队的平均年龄仅有30.5岁,80后与90后在其中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

“中国航天有着良好的传统,那就是大胆地相信年轻人。”“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李东说,中国航天在钱学森时期便提倡“技术民主”,所有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年轻人成长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科技创新,贵在接力。中国科学研究具备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这也保证了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正由跟跑者、并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至今仍对1999年回国后参加的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印象深刻。截至2016年,这个启动于1995年的论坛项目已经举办311期,1000多名论坛执行主席中诞生了11位中科院院士,许多已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深感中国的科学研究正处在一个黄金时代,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实践者之一,我倍感幸福。”薛其坤表示,他1999年回国至今已培养9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其中有24人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等国家高水平人才计划。

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表示,中国科研工作者应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已经不能满足于模仿别人,而是要通过新思想、新结构的探索,进一步解开自然的奥秘。(参与记者:萧海川、刘邓)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绝不辜负这个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寄语我国科创事业

图文简介

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来自各领域的科学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纷纷寄语我国科创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