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阳红09”船5月9日电 题:“蛟龙”号眼中的深海生物世界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深海世界一片黑暗,但并不乏生命的跃动。5月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深潜,驾驶员和随行的生物学家对底栖生物做了细致的观察,一个多彩的海底生物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

黑暗世界亮点闪烁

7时10分,“蛟龙”号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甲板来到水面。7时16分,已经下潜作业60多次的主驾驶傅文韬,带着实习潜航员齐海滨和研究深海生物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孙栋博士,向深海潜去。

“蛟龙”号下潜,一般不开灯,一则节省能源,二则避免受到趋光性动物袭击。

下潜过程中,齐海滨无法忘记黑暗里那些时而像流星划过、时而像街灯闪烁的画面。已经是第十次深潜作业的齐海滨说,随着潜水器下潜,周围的世界由清澈见底的蓝色慢慢变暗。到200米以下的弱光层后,周围一片黑暗和静寂,但透过潜水器载人舱看窗外的世界,不时有亮点闪过,随后亮点越来越多,到四五百米水深时,亮点的数量达到最大值,这些亮点大部分是磷虾类浮游生物发出的。

一个小时后,到达1400米左右的预定深度,“蛟龙”号开始作业。这次下潜是为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区选址而来,底栖生态系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关注点。

长着“树根”的巨型底栖动物——海绵

“这里是个平坦的大陆坡,我们跑了四五公里,高差不超过100米,相对来说,是很平坦的。”孙栋说,这个区域的生物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着在基底的,像海绵、珊瑚;一类是在基底爬行的,像海星、海参。

傅文韬对一只长着“树根”的巨型海绵印象深刻。这只海绵是8时46分出现在“蛟龙”号眼前的。海绵的生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海流带来营养,二是要有一个固着的基底,不被海流冲走。他所见过的大部分海绵,都是寻找大小不一的岩石或珊瑚残骸等附着,然后在水中迎流招展,获取食物。

“在我们下潜的地方,岩石基底较少,同时由于微地形的原因,岩石附近的海流不够强,对这类海绵来说,要在较强的沉积物基底生存下来,最佳的生存策略就是进化出扎向沉积物里的‘根’,保证上面大的海绵体能够立住,不被海流冲走。”孙栋说,这里底层海流强,食物充足,生存的关键是要能够牢牢固定在海底。

孙栋说,这种海绵在其他大洋中并不多见,因为其他大洋多为软基底,只有像南海陆坡这种海流比较强的生存环境中较易发现这种特色动物。

“千年胡杨”——珊瑚

8时49分,水深1397米,傅文韬在采集岩石样品时,一只美丽的小珊瑚长在采集的岩石上,让齐海滨感叹不已。

“深海里的珊瑚个头一般都不大,但风姿绰约,像艺术品。”齐海滨说,珊瑚长在深海已属不易,而且还长在石头上。每次看到深海珊瑚,就想到沙漠里的胡杨。都说胡杨是“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深海珊瑚也同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傅文韬说,海底取样时,在满足科学研究的样本需求后,就不再取,不能破坏它们,尽可能保护它们,因为它们是海底世界的主人。

孙栋说,在这里,珊瑚并不是优势类群,但很常见。这次下潜最大的收获,是发现珊瑚生长的方向与水流呈45度夹角,而不是像别的地方那样迎着海流,在流速最强的方向展开。

“这应该是生存权衡的结果,既保证一定的迎流面积,从而获得充足食物,同时又不被迎面而来的强大海流所折断。这种现象在其他区域并不常见,体现了这里海流比较强的特点。”孙栋说。

吃“泥”的动物——海胆

9时03分,水深1384米,一只海胆闯入“蛟龙”号的镜头中。与固着在泥里的海绵一样,孙栋对吃“泥”的这只海胆同样印象深刻。海胆移动速度较慢,把泥吞到肚子里,将泥里的微小生物吃掉,然后把泥吐出来。

“这类海胆在这里很少,因为软沉积少。”孙栋说,尽管海胆营养丰富,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背面有长长的棘刺,大部分深海捕食者对此望而生畏,会眼睁睁地看着到口的食物无法下嘴。

深海肉食动物代表——海星

10时05分,水深1362米,窗外出现一只巨大的海星。

孙栋说,在深海底栖生态系统中,海星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很高,是肉食动物。它缓慢爬行,在遇到能吃的食物时就吃下去。

“海星是我们研究室的重点研究对象,因此这次采集了3只海星标本。”孙栋说,在深海,海星一般往两个方向进化:要么比较小,为了少消耗能量,一般蹲在原地,类似于守株待兔;要么比较大,能够尽可能地捕食所遇见的猎物。

“这次下潜看到海星比较多,‘蛟龙’号每前进十米左右就能遇见一只。如果说海绵是深海滤食生物的代表,那么海星就是深海肉食动物的代表。”孙栋说。

“蛟龙”号看到的海洋底栖动物还有不少,但不过是南海深处动物世界的小小一角。

15时02分,再见的时候到了,“蛟龙”号返航,48分钟后抵达海面。16时16分,“蛟龙”号回到“向阳红09”船甲板,带着科学家需要的几只深海动物标本,结束了本次海底之旅。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蛟龙”号眼中的深海生物世界

图文简介

5月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深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