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飞越南极冰盖之巅,中国极地考察迈入航空时代;海拔超过4000米的内陆昆仑站设备首次越冬后一次启动成功,深冰芯钻探创造单季进尺新纪录;“雪龙”号首次采用逆时针航线环绕南极大陆航行,刷新我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纪录……

12日,经过158天、超过3万海里的航行,随着“雪龙”号抵达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本次南极考察是跨越“十二五”收官之年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一次重要南极考察活动,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开启了中国极地考察新气象。

 

“雪鹰601”首航南极 开启极地考察“航空时代”

这一幕,注定将载入中国极地考察的历史。

1月9日,南极冰盖最高区域、海拔4087米的昆仑站上空,在通过雪地车艰苦跋涉半个多月刚刚抵达这里的昆仑队队员的欢呼声中,一架红白相间、尾翼喷绘着五星红旗图案的固定翼飞机,以距离地面最低不到20米的高度,低空掠过,盘旋三圈,然后不落地持续飞行,安全返回1000多公里之外的中山站。

这架飞机正是我国首架自有的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从中山站飞越昆仑站,持续飞行超过9小时,持续航程超过2600公里。此次飞行,创造了该机型在南极高原超长航程飞行的世界纪录。

首航南极,“雪鹰601”安全起降47次,总飞行里程近8万公里,累计飞行超过264小时,开辟了从南极点飞越冰盖高原到达中山站的内陆中央航线,首次在中国南极泰山站起降,初步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航空地面保障系统和专业队伍。

至此,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英国和德国之后,第5个拥有具备快速运送、应急救援和科学调查等多功能极地固定翼飞机的国家。

这是几代中国极地科考人的期盼。“雪鹰601”的南极首航,标志着中国南极考察开始迈入“航空时代”。中国极地航空体系建设正在“谋局落子”,中国南极考察模式的升级换代,考察效率和成果的大步提升,指日可待。

 

“海陆空”多点开花 科研成果多项突破

这是一次各学科、多领域、“海陆空”科研成果全面开花的南极科学考察。

——空中手段,重大发现。

“雪鹰601”首航南极,即充分展现了其高效的“空中科研平台”作用。在南极期间,“雪鹰601”完成科研测线14条,长32500公里,通过机上搭载的多套科学调查设备,首次获取了东南极冰盖中山站到昆仑站断面及东侧,面积约86万平方公里的航空重力、磁力以及冰雷达等关键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中国科学家获得了多项重大发现。初步探明东南极冰盖底部存在着地球表面的最大峡谷,发现冰盖底部存在冰下湖、冰下河流以及在冰盖深部存在暖冰异常现象。

——内陆科考,捷报频传。

气温接近零下50摄氏度,氧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这里是夏季的内陆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房。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昆仑队队员们创造了单次考察季总进尺的新纪录。

本次南极考察,昆仑站深冰芯钻探首次实行“两班倒”的连续作业模式,在短短15天的有效钻探时间内,总计钻探117个回次,钻取冰芯351.5米,这是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史上单季进尺的新纪录。至此,中国深冰芯钻探总深度超过650米,记录了过去4万年以来的地球气候环境演化信息。

另外一支内陆考察队格罗夫山队,也取得多项科考突破。新收获陨石630块,包括较为特殊类型陨石10块。至此,我国南极陨石拥有量已达12665块,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

——南大洋科考,多项之“最”。

2月6日,南极罗斯海,海拔3794米的埃里伯斯火山脚下,逆时针环绕南极大陆航行的“雪龙”号抵达这里,开始进行考察作业,停泊在南纬77度47分的海域,刷新了中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的新纪录。

首次在阿蒙森海近4000米深的洋盆采得深海岩芯,在威德尔海—南极半岛海域取得50个站位的湍流观测数据,在罗斯海维多利亚盆地成功采集到720公里测线的重力、磁力和反射地震等数据……这成为我国开展南大洋调查以来,作业范围最大、测线最长、内容最系统、样品和数据质量较高的一次考察作业。

“雪龙”号首次采用逆时针航线环南极航行,最大限度发挥了其冰区航海效率,使航行时间、任务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更趋合理,缩短了航线,节省了时间,同时确保了各方面任务的有序开展。此次航行,为将来考察航线的规划,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极地科考研究工作,若干领域已经迈入国际领先水平,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始引领国际极地科学研究的前沿。

 

 

 

国产装备亮相南极 极地“中国制造”前景广阔

“终于可以入住啦!”1月14日,昆仑站室内温度达到20摄氏度,照明灯亮了,供氧系统正常运转,门、窗、地板擦拭一新,18名昆仑队队员从内陆车队的生活舱搬进温暖舒适的昆仑站主楼。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全部采用国产装备的南极内陆高原考察站,昆仑站首次实现在南极高原冬季零下80摄氏度左右的超低温严酷环境越冬存放后,全站装备的动力设备和生命保障系统一次启动成功。这为今后即便没有地面车队抵达,科考队员直接搭乘固定翼飞机前往昆仑站开展科考工作创造了可能。

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制的极地全地形车也首次亮相南极,在中山站附近地区成功进行了实地试用。适应极地环境的国产无人机广泛使用,在地形勘察、冰情监测等方面崭露头角。

冰盖考察的内陆舱和雪橇装备,考察站配备的吊车、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一个个“中国制造”相继挺进南极,极地考察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应用示范快速发展,前景广阔。

 

极地“朋友圈”不断扩大 国际协作彰显风范

本次考察期间,借助“雪龙”船环南极航行的有利契机,考察队先后访问和接待了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印度巴拉提站等8个外国考察站。考察队所到之处,处处可见熟悉的面孔,新朋友也越来越多。

中智交流,继往开来。1月16日,“雪龙”号时隔16年后再次到访智利蓬塔港。在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中智联合组织的地质、生物等环境综合考察顺利进行。在西南极与南美洲国家的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中澳协作,持续深入。“雪龙”号为澳大利亚凯西站运送物资,总重470吨;应澳方请求,在其飞行员遇难后,“雪鹰601”协助澳方将遇难者遗体从戴维斯站运送至凯西站;“雪鹰601”还临时安排为戴维斯站和凯西站之间运送进出南极人员29人次、货物750千克;在澳方“南极光”号破冰船搁浅后,主动回应、伸出援手,将滞留的2名澳方科考队员和部分物资,运送回其国内……

随着我国南极考察能力的持续发展,在双边和多边南极事务中,“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正在不断提升,中国的“南极圈”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经过30多年的极地考察、几代人的前赴后继,第32次南极考察以其多项突破性成果和开创性工作,在中国极地考察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标题 开启中国极地考察新气象——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成果述评)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欢迎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成果述评

图文简介

中国极地科考研究工作,若干领域已经迈入国际领先水平,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始引领国际极地科学研究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