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题: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之十

    新华社记者胡浩    

    青年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对于从不缺乏激情与梦想,但经验与实践却明显不足的年轻人来说,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了解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为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起到了重要作用。

    精心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一款用3个超广角镜头实现360°影像覆盖的全景相机项目获得亚军。

    该项目创始人南京大学学生刘靖康说,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学校在“创新能力”和“跨界能力”培养方式上做出的变革,离不开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合在一起的“超级课程表”等实习平台。

    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成为制约“双创”人才培养的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国务院部署,相关部门对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修改完善,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会同26部门联合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新闻传播、法学、医学、农林、工程、教师等教育领域协同育人,覆盖千余所高校。

    与此同时,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016年全国80%的高校向在校学生开放了各类实验设备资源;两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数十万学生参赛……

    “这些举措加快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转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

    精确引导 建立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从播下创新创业精神的种子,到培养相关能力,再到启发引导学生们创新创业走向正轨,教师是学校“双创”教育的关键。

    为此,教育部门一方面推动各地各高校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把科研成果转化作为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在教育方式上,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成为常态;师生互动、因材施教使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大数据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探索非标准答案……

    以黑龙江省为例,目前该省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700余门次,编写出版了具有龙江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示范教材,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总数增至2078人,85%以上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

    精准服务 为“双创”人才成长铺平道路

    每天早上8点半,黄李兵就会来到自己的“特浓画坊”工作室——位于西南林业大学创业园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1年多前,还是大四学生的他带着自己的手绘项目进驻到创业园,“对当时的我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免费提供办公场地,省钱,省心。”

    为创业者提供省钱、省心的场所,是高校服务举措中的一项。从场地到资金,从培训到对接,精准而周到的服务呵护着创新创业的“幼苗”。

    据教育部介绍,目前高校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逐步完善,为学生提供项目对接、产权交易、培训实训、政策宣传等服务;校园创新创业导师微信群、QQ群等及时发布创业项目指南,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南;10万册《大学生自主创业宣传手册》、5万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问》和1万余册《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事迹汇编》编印分发。

    “双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服务和引导,更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教育部向国务院督查组介绍,“十三五”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启动,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在“十三五”期间每年拿出5000万元,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央高校合理使用基本科研业务费,积极支持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

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之十

图文简介

青年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对于从不缺乏激情与梦想,但经验与实践却明显不足的年轻人来说,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