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9月22日电(记者顾玲)记者21日从青海大学了解到,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治理中显示出独特优势的菌草技术日前在青海省试验成功。这意味着地处黄河源头、生态环境脆弱的青海省,可利用这一技术进行植被修复和生态治理。

“青海贵德菌草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扶贫试验示范项目”21日通过了来自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中国林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验收。这一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大学、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青海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共同组织实施。

据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介绍,发明于1986年的菌草技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是一项利用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开展生态治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生产菌物肥料、菌物饲料和生物质能源等的综合技术。近年来,菌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以及一些生态脆弱地区的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治理等。

“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目前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生态脆弱类型最多和表现最明显的流域之一。”林占熺说,经过30年的科研攻关,科研团队研发出了黄河上中下游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地区的菌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和产业发展模式。

林占熺说:“对于青海这样生态脆弱的黄河源头地区,我们将以植被修复为主,一是在冲积坝种植菌草,减沙阻沙,恢复植被;二是利用黄河滩涂地种植巨菌草,利用菌草发展畜牧业;三是在滩涂地把种植菌草与其他经济作物相结合,增加经济效益。”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欢迎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菌草技术在青海试验示范成功 可用于黄河源头地区生态修复

图文简介

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治理中显示出独特优势的菌草技术日前在青海省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