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李新 阎冬)日前,记者走进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的办公室,他正在专注地伏案工作。6月20日,英国《自然》杂志(Nature)网络版发表新闻特写文章"Science stars of China"中文版名为《“中国科学之星”》),公布了该杂志评选出的十位有代表性的中国科学家,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并产生影响,对提升中国在全球科学领域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吴季因其在空间科学领域的贡献入选。

 

吴季主任在专注地进行工作

 

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便充满了敬畏和探索之欲。从宇宙大爆炸到星系演变,从神秘的暗物质、暗能量到搜索地外生命,人类探寻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吴季说:“空间科学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空间科学卫星与用于遥感、通讯、气象等领域的应用卫星不同,它覆盖了宏观和微观两大前沿,涉及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人类生存环境等基本和重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有望实现重大原创突破,甚至引发重大基础性的变革,成为人类认知自然并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源泉,对人类认识太空、进入太空、利用太空起到了重要作用”。

谈到我国的航天探索与发展成就,吴季如数家珍:“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国空间科学卫星任务规划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历程,一项空间科学计划从科学思想的确立,到最后发射,需要历经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的过程”。

2016年3月17日,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的中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团队完成了《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提出了至203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及路线图。吴季表示,2015年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今年下半年还将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间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对空间科学卫星进行长期规划一定要紧跟科学前沿,不断更新突破,而不是只为了研究一颗卫星就草率确定方向。要在做好前期可行性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再论述空间科学卫星的科学目标,同时通过与其他项目的比较,最终遴选出能够产生较大影响力、对相关学科有很大带动作用的卫星项目”。

今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国到2030年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吴季始终关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创新问题,并表示“新需求、新思路、新设计、新材料和新工艺”都是中国空间科学领域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当再次谈到创新问题,吴季仍旧饶有兴致地说道:“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要在科学技术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我们想要在空间科学领域为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就必须要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而不能总是跟着别人走。我们要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卫星计划和技术方案,才能够引领中国的空间科学向前发展”。

今年8月,我国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未来5年,中国计划研制并发射5颗新的科学卫星,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这5个项目包括: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MIT)、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WCOM)、爱因斯坦探针计划(EP)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在基础科学方面不断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一项项重大科研活动承载着科学家们砥砺前行的斗志与信心,更寄托着中华儿女探索太空的美好愿望。中国正处于空间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必将在世界空间科学的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知识体系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专访“中国科学之星”吴季:空间科学为中国航天谱写新篇章

图文简介

2016年6月,新华网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对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作了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