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利亚·普里戈金1917年1月25日生于莫斯科,少年时随父母移居比利时,2003年5月28日逝世于布鲁塞尔

比利时和荷兰是对统计物理和热力学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国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普里戈金,毕生关心时间箭头、即不可逆性的起源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利用热扩散分离同位素成为热门课题之一。普里戈金从研究中悟出,开放的非平衡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现有序的结构,这最终导致了建立耗散结构理论。他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就是因为“对非平衡热力学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的贡献”。普里戈金的另一个早期贡献,是表述了近平衡、局域平衡条件下控制非平衡过程的最小熵产生原理。欧美物理学界对普里戈金的科学贡献褒贬不一。耗散结构诚然是非线性系统中人们熟知的不稳定和突变现象的具体表现。然而,对于把非平衡统计物理的许多普适的理论概念,如开放系统、非平衡相变、自组织和耗散结构,介绍到化学、生物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普里戈金是功不可没的。事实上,他也是在物理学之外受到更多重视,毕竟颁发给他的是诺贝尔化学奖。另一方面,普里戈金在非平衡统计力学方面的一些艰深研究,例如他的子动力学理论、超空间超算子理论,其实在全球范围内知者甚少、和者更寡。

普里戈金是中国科学界的真挚朋友。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普里戈金的非平衡统计物理著述就引起一批年轻的中国物理工作者注意,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理论室对此有过较为系统的讨论和学习。普氏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经担任过日内瓦欧洲联合核研究中心主任的范霍夫(L.van Hove,1922—1991)指出哈密顿量的对角奇异性,作为热力学极限的前提,对描述趋近平衡有关键作用;对此有独到心得的陈式刚(现为中科院院士)当时被同辈人冠以“陈霍夫”的绰号。记得1964年10月笔者到四川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时,唯一带在身边的“业务”书就是普氏1962年的《非平衡统计力学》影印本(198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过中译本)。1977年底普氏获得诺贝尔奖时,正值我国结束十年动乱,刚刚召开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长远规划会议。1978年春天,钱三强副院长率领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欧洲,第一站就是比利时。钱三强专程拜访了普里戈金,两人用法语相谈甚契。原来这两位学者在不同时期都曾经聆听过比利时前辈物理学家德唐德(T.de Donder,1872—1957)讲授的热力学课程。钱三强邀请普里戈金访问中国,普里戈金邀请中国学者参加将于当年举行的第17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

在钱三强的安排下,1978年11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郝柏林、于渌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方福康到布鲁塞尔参加了第17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因病没有完成大学学业的索尔维(Ernst Solvay,1838—1922),由于发明了“索尔维制碱法”而成为19世纪最成功的化学工业家之一。索尔维一生关注物理学和化学的重大问题。在他的促进和资助下,1911年10月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由洛伦兹担任主席的物理学会议,讨论了辐射理论和量子问题。能斯特、普朗克、索末菲、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朗之万、庞加莱等约20位欧洲著名学者与会,开始了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独树一格的、只能应邀参加的系列会议。1927年第5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上玻尔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争论,成为物理学史上永远流传的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研究的国际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索尔维会议虽然继续举行,其作用则远不如战前。普里戈金自1959年起担任索尔维国际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所所长,是多届索尔维物理学或化学会议的组织者。

 

本文出自北京大学出版社《从存在到演化》 

本文作者:郝柏林

复旦大学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普里戈金与中国(上)

图文简介

1978年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郝柏林、于渌和北京师范大学方福康参加了第17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