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决心”号3月29日电 题:恶劣天气中,“决心”号南海大洋钻探艰难进行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受冷空气影响,南海天气近日骤变。恶劣天气给正在南海北部开展大洋钻探的“决心”号增添了更多“难题”。
深沉的机器轰鸣声,不时从船底传出,船体随之颤抖。这是“决心”号在各个关键位置安装的12个伸缩式推进器,齐心协力对抗风浪发出的“低吼声”。
一个投放在海底的声呐信号装置,不断从海底发出声波信号。当船从钻孔上方位置漂移时,计算机就根据声波信号测出漂移的方向和距离,“指示”船上不同位置的推进器开始工作,自动校正调整船舶位置。这一系统可保证“决心”号在浪高7.5米海况下,将船位控制在水深的2%范围内。
恶劣天气中,“决心”号钻探工作进展不顺利。25日在U1500B孔成功钻取玄武岩后,为了更换钻头,必须将钻杆拔出钻孔。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开放的井孔不坍塌,“决心号”在钻孔中灌入了特制的重金属泥浆。
26日晚,当钻杆更换好钻头,并通过“海底再入锥”顺利进入钻孔后,却在钻孔的1067米处,钻头被卡住了。为了进行清洗,操作人员在钻杆里放入一个取芯筒,利用高压水冲洗钻头,不料取芯筒也被卡住。
27日,多次努力修复都没有成功,最后不得不将4000多米长的整根钻杆拔出来,从海里回收上来进行清理。这耽误了许多钻探时间。28日,“决心”号钻探工人忙着重新安装钻杆,并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进。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67航次中方首席科学家孙珍教授感叹:“有时候,觉得科学目标就近在咫尺了,没想到仅抽上来换个钻头,梦想转眼变得远在天边。”
事实上,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自2月初在南海北部开始以来,已遭遇不少钻探技术瓶颈。
在颠簸的海浪中,穿过数千米深的海水,从海底深处钻取一管管岩芯样品,每一个环节都“步步惊心”。
“这就是大洋钻探,每一步都走得极其艰难,但每一步都走在人类科学研究的最前沿。”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67航次美方首席科学家乔安·斯道克(Joann Stock)教授说,“打一口深井,钻穿地壳、钻到莫霍面,这一伟大的科学梦想至今没有实现。但因为有了科学梦想,才推动大洋钻探技术不断进步,才有一系列科学新发现,才掀起了20世纪的地学革命。”
“深海中,蕴藏了太多科学之谜,有太多的科学研究需要大洋钻探检验。记得我国构造与古海洋学家黄奇瑜教授曾经说过:钻探结果常常令人‘惊艳’。这一个多月来的钻探,果然令我们‘惊艳’不已。”孙珍说。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科学目标,是在洋陆过渡带钻取南海张裂前夕的基底岩石,揭示南海成因;检验国际上以大西洋为蓝本的“非火山型大陆破裂”理论;揭示“陆地为什么会变为海洋、海洋盆地怎样形成的”科学之谜。
“我们是来寻求答案的,原本希望通过钻探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科学之谜。没想到钻探在给我们答案之前,先给我们提出了更多新问题。”孙珍说。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67航次已接近尾声,科学家们在积极准备撰写航次报告、申请研究样品,以开展航次后的深入研究。本航次的钻探,还为接下来开展的IODP368航次,积累科学与钻探经验。
“很高兴我们已经成功钻到了目的层,拿到了很多令人兴奋、也深感意外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和岩芯样品。期待通过深入研究,早日读懂南海陆海变迁的‘密码’!”孙珍说。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