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李大庆)记者从中科院获悉,在马里亚纳海沟等海域执行中科院战略性B类先导专项“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等任务的中科院深渊科考队,乘坐“探索一号”科考船于23日回到海南三亚。本次科考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科考队是今年1月15日从三亚出发的,先后在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等海域,针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地质、深渊生物、深渊生态及深海装备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共执行了113项试验与科考任务。
据介绍,在此次科考中,我国科学家使用自主研发的深海海底地震仪,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两条万米级人工地震剖面测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取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数据的国家。这些数据对于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带结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海底地震探测技术领域步入国际先进水平。
在马里亚纳海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3次突破水下滑翔机的世界下潜深度纪录(6003米),最大下潜深度达6329米,累计工作时间近88小时,累计航行达到135公里,获得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海科学数据。
在科考中,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5次下潜进入万米深处,并在10886米深处着底,突破万米级长距离微细光纤传输及控制的技术瓶颈,让我国首次实现了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
科考队在雅浦海沟7884米深度获取了一尾深海狮子鱼样品,这是国际上在雅浦海沟首次发现狮子鱼,也是目前我国在深海获取鱼类样品的最大深度。采用我国研发的深海摄像机在8152米深度记录了狮子鱼的活动,这是目前国际上发现的鱼类生存的最大深度。
有关专家指出,这次科考试验,表明万米深渊不再是中国科学家的禁区,中国科学家有能力在这一世界前沿科学领域进行开创性的科研工作。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