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本身便是奇迹。我们如何跟数百万细菌战斗?免疫系统是从哪里来的?怎样面对免疫系统的天然缺陷?免疫系统损坏就无法重建吗?病毒、细菌都在不断演化,未来的抗药性之战应该怎么打?“提高免疫力”与“益生菌”都是消费陷阱么?
在《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一书中,伊丹·本-巴拉克向我们展示了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摧毁病原体的,我们为何会对某些致病体产生免疫;同时,探讨了免疫系统的演化以及我们关注的抗生素与疫苗的功能,并展望了免疫的未来。他对一个复杂且重要的主题所做的深入浅出的记录,实际上是带领读者展开了一次有趣的免疫系统漫游。以下内容选自该书“引言”部分。
当我们环顾四周,目力所及之处,皆潜伏着无数细菌,它们伺机侵入我们的身体,试图从温暖宜居的环境、可口的蛋白和丰富的能量来源里分一杯羹。由于肉眼无法看到这些微生物,我们也许会忽视它们,但是电视里的清洁剂广告和新闻报道却时刻提醒我们,在门把手上、超市手推车上、电脑键盘上、厨房的桌台以及枕头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疾病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如果只听倡导卫生人士的话,你也许会觉得,世界如此凶险,我们能活下来真是个奇迹呢。
没错,这的确是个奇迹。这个精彩绝伦、错综复杂但也会惹出麻烦的奇迹,就是免疫系统。本书说的就是它。我最喜欢免疫系统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不需要我们的关注也能正常工作。它在私底下悄悄地运行,像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清道夫,只有出乱子时才会引起你的关注。如果你真想知道养生的不二法门,答案就是:吃好,睡好,多运动,适度饮酒,不抽烟,不抽大麻,接种疫苗,不要太在乎干不干净。
即使你一下子想不起来抗原和抗体的区别,记不清细胞因子有什么作用,你的身体仍然很清楚谁是谁、谁在做什么、要去哪里,也知道之前发生过什么,下一步又要做什么。如果你的身体不是非常精通免疫学,你可能早就死掉了。就这么简单。
但是,我们为什么还没死掉呢?任何开放性的问题往往都有不止一种答案。显然,一种回答是,你还没死掉是因为你没有被行进中的列车撞到,或者没有被纷飞的子弹击中,等等。但是,这些回答偏离了本书的主旨。我关注的是疾病——毕竟,我们大多数人最终都会死于疾病——特别是传染病;我的问题是,既然世界上有这么多可怕的疾病可能会降临到我们身上,但我们大部分人不仅活着,而且还活得健健康康的,并没有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回答,本书的各个章节对此做了尝试。纵观全书,我希望这些回答能从免疫系统的角度,比较完整地呈现生命与环境的关系。
本书第一章给出的回答是,“我们还没死掉,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免疫系统,你看,它有好几层防线来抵御感染”。然后我会简要地回顾一下免疫系统都有哪些组成要素,它们的工作机制是怎样的。
第二章给出的回答是,“我们还没死掉,是因为免疫系统从我们还是受精卵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缓慢地发育,在内部和外部各种刺激的辅助下,变成了今天的样子”。母亲对这个过程贡献很大—等你读完这一章,你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母婴关系。
第三章的回答由此更进一步,从个体的层面拓展到物种演化的范畴。回答是:“我们还没死掉,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演化了数亿年,从我们的祖先还是一个小不点动物的时候开始,通过与周遭的(而且也在不断演化的)环境进行互动,我们的免疫系统逐渐形成。”
第四章则采取了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我们为生存和健康所做的斗争,回答是:“我们还没死掉,是因为人们在不断探索疾病、健康和免疫的机制,而且不断有新的发现,这使得人类可以控制疾病,降低死亡率。”
最后,作为尾声,我会简短地谈谈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让我们长生不老的技术。当然,前提是,我们能够活到那一天。挺住!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澳]伊丹·本-巴拉克著,傅贺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