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戴上口罩、不与病患接触,就能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没想到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通报了2月1日10时至2日10时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其中,新增的一例确诊病例白某,无本市外出史,未接触过发热病人,未到过农贸市场,无野生动物接触史。随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白某与另外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有人据此猜测白某是因为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外物(电梯、楼梯扶手、门把手),而导致被感染。日前,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疾控中心对于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会了解病例近期的活动和接触人员情况,对于居家环境中经常触碰的地方都会相应采样。近日检测时,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的防盗门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
这意味着即使不跟患者正面接触,通过间接接触也可能被病毒感染。如果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自己的手触摸到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进食、揉眼睛等动作,就可能会造成自己感染。有人可能会说:不是说病毒离开活体后存活期很短吗?为什么还会传染?其实不然。
2月3日湖北省召开的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多久?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表示,病毒是通过飞沫或者接触传播的,飞沫一般通过咳嗽、打喷嚏,它在空气当中的传播距离有限,一般是一米或者两米。它从人体出来很快就会沉降到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纽,所以这些地方也会存在病毒。现在研究发现, 病毒在这些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可以存活数天。比如说20℃的环境,湿度40%~50%,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存活达到5天。
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触摸口、鼻、眼之前、处理食材前后、接触过动物后,一定要及时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如果在户外无法及时洗手,可以在包里常备点消毒湿巾随时擦一擦。病毒的间接传播,很多都是通过污染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来实现传染的。健康人如果触摸后没有及时洗手就接触口、鼻或吃东西,就有感染的风险,所以外出时不要乱摸乱碰!特别是对于公共场所的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风险区域,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张流波提供了三个应对方法:③触碰以后,及时用手消毒剂来洗双手,做好手部卫生。买回的食物一定要煮熟了再吃,高温煮熟这个过程能杀死病毒,以防被病毒感染。因为家居环境中,有很多地方我们经常会触碰,但卫生情况却往往被忽略,容易造成潜在的间接传播风险,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其实很简单,新冠病毒在体外是个纸老虎,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的环境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我们每天开门关门都会触碰到门把手,所以门把手是也是高风险区域。可以用稀释后的含氯消毒剂或75%的酒精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此外,像台面、桌椅、家具、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经常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地板表面,每天可用稀释之后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使用消毒液时,一定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中对于不同物品消毒的配比说明进行配置。水龙头也是一个清洁盲点,如果手上有病毒,洗手后关水龙头就会沾染上。
2月1日晚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提示患者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冲马桶时需要盖马桶盖,防止排泄物的细菌外溢,并定期消毒。此外,马桶冲水把手、座圈和马桶盖也应该要彻底消毒,还可通过使用排气扇和开窗通风等方法,保持厕所通风。手机作为与人接触最密集的东西,一定要格外注重消毒,可用消毒湿巾或75%的酒精擦拭手机进行消毒。此外,像键盘、鼠标、电灯开关等密集接触的地方,也可以参照手机的清洁方式,用消毒湿巾或75%的酒精进行擦拭。
餐具、茶杯、碗筷可用带消毒功能的洗碗机、消毒碗柜等消毒,也可通过高温煮沸的方式将耐热餐具煮沸超过 30 分钟或蒸汽蒸15~30 分钟来达到消毒的目的。或者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孩子的玩具也是个高危区域,尤其是爱吃手的婴幼儿,如果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再接触口鼻就容易被感染。所以,家长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玩具进行消毒,多给孩子洗手。
1、使用消毒剂时,一定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根据实际使用用途按说明书配制相应浓度的消毒液。比如含氯消毒剂(84消毒剂),一般有效氯为5%,需要用消毒剂和水1:100稀释后,有效氯为500mg/L,才可用来居家消毒。2、含氯消毒液不能和其它清洁消毒剂混合使用,否则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比如84消毒液就不能和洁厕灵混用。3、75%的酒精易燃易爆,不管是喷洒还是擦地,使用时候必须远离明火。4、家里做完消毒,一定要打开窗户进行通风透气,直至没有相关气味。
※ 中国家庭医生新媒体中心综合自: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疾控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