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海鲜市场,一个注定青史留名的地标。
它并不在广东,而是坐落于武汉繁华的市区,毗邻汉口火车站。
看名字它应该是卖水产的,但实际上是个“海陆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从这里,走出了新型冠状病毒。
钟南山院士说,很可能是来自竹鼠、獾之类的野生动物。
以前我只知道广东人什么都敢吃,没想到武汉人也吃得这么野,真是报应啊。
野生动物好吃吗?
客观的讲,野生动物普遍口感较差,因为它们的肌肉纤维更发达,肌间脂肪更少。
比如养殖三文鱼就比野生的好吃,养殖的肉鸡比野鸡口感好得多,野牛永远吃不出雪花肥牛的感觉。
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多数情况下和养殖动物也没什么本质差异,甚至有时还不如养殖动物。
但有的野生动物可能很鲜美,毕竟生长周期长,积累的风味物质更多,有点类似于土鸡和白羽鸡的区别。
不过,这并不是吃野生动物的合理理由,一小勺鸡精或蚝油就能解决问题。
如果你去批发市场的调料区,那儿的复配增鲜剂会让任何野味都望尘莫及。
也就是说,无论营养还是美味,养殖动物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那为什么还有人偏爱吃野味?
第一个原因是猎奇。
有些人无论看到啥,首先想到的就是“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管他好不好吃,尝尝再说。
可是中国人这么多,大家都去尝一下,谁受得了?
禾花雀不就快吃绝了吗?
第二个原因纯粹是显摆。
我吃过,你吃过吗?
我吃过现宰的,你吃过吗?
我吃得起,你吃得起吗?
你想吃啥野味跟我说,我都可以弄到。
全是毫无廉耻的虚荣炫耀,背后是权力和金钱的恶臭,以及野生动物的悲歌。
还有一些人吃野生动物是为了进补、食疗。
“中医典籍里面说了,吃XXX可以有XXX功效。”
最典型的是吃穿山甲,说可以通乳。
你特么怎么不怕吃了胃穿孔呢?或者干脆吃盾构机好了,那个通得快!
以后谁再跟你哔哔这些,你让他把本草纲目“人部”吃一遍再来聊。
2020年了,还在玩巫医那套!
人类是以采集和狩猎起家的,作为顶级猎食者,任何可食用的动植物都在食谱之内。
但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狩猎逐渐被畜牧取代,其主要功能变为娱乐、竞技而不是获取食物。
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了现代食品供应体系,不就是要让你告别靠天吃饭,告别茹毛饮血吗?
吃野味,你是要忆苦思甜还是想认祖归宗?
其实从卫生、安全的角度讲,野生动物确实要少吃或不吃,SARS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野外环境中常常存在各种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本来并不会危害人类,只是潜伏在动物身上。
人类将野生动物关入铁笼,带入城市、乡村,病原体也随之而来。
病原体也是生物,它们要适应人类生活居住的环境,它们会变异,变得张牙舞爪。
比如旱獭、野兔可以携带鼠疫杆菌,蝙蝠可以携带SARS、埃博拉,鬼知道还有多少病毒在虎视眈眈。
虽然烧熟煮透可以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但销售人员、厨师、帮厨等人不可避免的接触活体或冻货,依然有很大的概率被各种细菌、病毒沾染。
没有检验检疫,没有任何追溯管理,呵呵,出事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呀。
一旦病原体有传染性,后果就是今天这样。
SARS曾经让广东的野味市场短暂的消失,禽流感让活禽交易逐步淡出中心城区。
我不知道这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带来什么改变,但真的希望野味交易能尽快全面取缔。
给野生动物一线生机,也给大家留一片安宁。
现在人传人已经坐实,医院感染也无法遮掩,一切都在复制当年SARS的路径。
虽然2019-nCoV的传染性和杀伤力还赶不上SARS,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病毒的变异很快,随时可能出现“超级传播者”,因此现在的防控就是在和病毒的进化赛跑。
但愿抗击疫情的战役早日胜利,也祝愿一线的医护人员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