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按:


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有一些保留节目是少有遗漏的,比如催起床、催吃饭,当然还有催婚。而这些保留节目,不过只是代际冲突的常见表现形式,却让不少人开始抗拒回家过年。本文所介绍的日本公司Family Romance ,虽然无法解释代际冲突的形成原因,但至少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尽管这个解决方案看上去也并不是那么“皆大欢喜”。


去年戛纳电影节上,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带来了他的新片《家庭罗曼史公司》Family Romance,LLC.)。



尽管这是一部伪纪录片,但影片的主角——一家与影片同名的日本公司,在现实中却是真实存在。这家公司会对员工进行专门的“演技培训”,再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一个角色,提供“体验”服务。


被催婚的单身女性从这里雇佣“丈夫”举办婚礼;独居的老人从这里雇佣“子女”去探望自己;甚至还有工作失误的上班族,还会雇佣一个“上司”和自己一起去合作公司登门道歉。Family Romance的公司业务,与《顽主》中的3T公司、《甲方乙方》里的“好梦一日游”业务如出一辙。



拜工作所赐,公司创始人石井裕一(Yuichi Ishii)现在有100多位“妻子”和25个不同的“家庭”。


在世界范围兴起的角色租赁服务公司中,石井裕一的Family Romance只是其中之一,2009年成立的它甚至不是第一家。早在1991年,同样来自日本的Japan Efficiency就开始面向市场提供类似的角色租赁服务。正如该企业的创办者小岩聪(Satsuki Oiwa)所说:



在任何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是基础成分。人们会用物质礼物表达情感,但他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物质并不能永远使人快乐。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租赁亲友确实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




角色租赁行业虽然历史不长,服务范畴却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人际社交关系。比如2007年成立的一个法国网站,能够为孩子和成年人提供虚拟祖父母关系的配对服务,期限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2009年的美国也出现了一个公司Rent-a-Friend(rentafriend.com),为来自全球的付费用户提供同城“好友”,当然,“好友”们也都是这家公司的员工。





我在很多家庭中充当一个假丈夫或是假父亲,有时甚至会忘记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难以分清真实生活与工作。 我经常担心自己会陷入其中,迷失自我。

——石井裕一




 * * * 




石井裕一的公司名字Family Romance,取自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在1908年提出的一个精神分析概念,直译为“家族空想”,意指子女对于家庭抱有的幻想。比如“我的父母是富豪,但为了我的成长教育却选择装穷”、“我其实是私生子,亲生父母来自更显赫的社会阶层”,诸如此类。


无论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大多有过这样一个童年——认为自己的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完美无缺的英雄,不可辩驳的权威与所有安全感的根源。


但是随着年龄渐长与认知能力的提升,我们会逐渐开始怀疑心中那个完美父母的形象是否足够客观,最后被迫接受自己父母的“凡人性”。美国心理学家Frank.S.J认为:一个人想要走向独立,不可缺少的第一步是对父母的“去理想化”。


从父母的权威中解放自我,这是每个人在人格独立之前都必修的一门功课。但对于部分人来说,这一成长阶段所面临的管教会令其心生不满,父母无意或刻意的忽视和否定也会让他们对父母情感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导致精神失衡,转而开始通过类似于“我非亲生”这样的幻想自我疏导。



这就是家族空想型神经症(Family Romance,或直译为家族罗曼史)。佛洛伊德对这种中二心理的命名,比“中二”这个词汇的出现早了将近一百年。


但紧接着佛洛伊德也有解释道:孩童对于父母的幻想并非“恶劣的有意为之”,与其说他们在否定父母,倒不如说是某种拔高。幻想之下,他们依旧保持着对父母的原初感情。


这不过只是孩童渴望重新建立完美父母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是对早期欢乐时光的哀悼——我们希望自己的父母依旧无所不能、完美无缺。


而之所以选择“ Family Romance ”作为自己的公司名,是因为石井裕一相信:自己的公司能够帮助人们应对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缺失,填补情感上的匮乏。


在如今的经济社会中,万物皆可买卖,即便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如此。石井裕一的公司难免遭到舆论的质疑,批判者认为他是在提供虚假的情感,让人忽视真实生活。


但石井裕一认为,他们的事业“比真实更真实”。在这过程中没有过多需要担心的事情,误会和冲突也会降到最低,相较于真实的家人,他们更有可能提供客户所想要的情感。


用福柯的话说,“一切都是建构而成,而非本质上确定的”。就像你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姣好面容,你并不会太在意那些自拍是否经过修饰,只有自我的体验才是最真实的。有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真伪,而是功能。


更何况,并非所有生命中的苦痛都能通过直面去瓦解,比如亲人的逝世——若非“走投无路”,客户也不会找到他们。



 * * * 



在Family Romance公司所承接的业务中,扮演家庭角色可是公司强项,事实上公司所承接的第一项业务就是扮演一个10岁女孩玛娜(Mana)的父亲,由创始人石井亲自上阵。


在遇到石井之前,玛娜和许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遭受着来自同龄人的欺凌,这使得玛娜逐渐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变得沉默寡言,也没有什么朋友。


出于对玛娜成长的担忧,母亲玲子(Reiko)找到了Family Romance,为玛娜雇了一个父亲。从2009年开始,石井所扮演的父亲每个月都会与母女二人见两次面。根据目前所能搜集到的信息,这场戏一直到2018年都还没落幕。


也就是说,在2018年已经19岁的玛娜依旧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雇来的。


一边是父亲缺失的苦涩童年,一边是按照每小时5000日元(约合320元人民币)收费的假爸爸,玲子在玛娜9岁的时候擅作主张,替她选择了后者。相比于残酷的真相,玲子显然认为女儿的童年完整更为重要。


石井相信成年后的玛娜已经可以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但也能感觉到玲子对于跟女儿摊牌的抗拒。她想让石井继续配合演下去。


一个陪伴自己长大成人的“父亲”,却是位冒名顶替者。我们很难想象得知真相之后的玛娜会做出何种反应。但假若没有石井的出现,作为母亲的玲子则必须直面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如何在保护9岁女儿的前提下,跟她解释为什么她没有父亲。






现在的我们在谈论个体成长时,经常会用到一个上世纪末才被明确提出的概念——原生家庭。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的确会对个体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这个概念提供了一种明晰的分析框架,如此这般的自我觉察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假若我们以决定论的态度来使用这个概念,就很容易使得原生家庭成为一切问题的背锅侠,过犹不及。


玲子无疑非常看重原生家庭对女儿的影响,但横隔在母女两与真实之间的,也许并非既成的生活之苦,而是沟通的障碍。


跨越代际的沟通之艰难,相信每个人都曾有所体会,更何况是面对一个年仅9岁的命运受害者,这会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量身定制的假父亲对于玛娜而言,并非毫无意义。


 * * *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很有可能是代际冲突最剧烈的时代。


代际,是一种生物学事实,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学事实。农耕时代,谁的家里人丁兴旺,就意味着谁家劳动力多,财富多。因此,社会进程缓慢的古代中国讲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辈是绝对的权威,对后代的抚育行为决定了子女的附属地位,而基于血缘和地缘形成的熟人社会也使得这样的代际关系趋于稳定。


再从词源上来说,汉语中的“孝”通“肖”,而后者又有“相似”的意思。所谓“不肖”,意指后代个体与父辈(或父辈的期望)不相似,这与现代人所提倡的“孝”并不完全相同。从这点上来说,不相似被视为“不孝”,不尊、不仁,因而演变出了根深蒂固的崇古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观念对于孝的推崇,可以从舜的神话中窥见一斑。神话中的舜德才兼备,却因此遭到父亲瞽叟的妒恨、打压乃至谋杀。而基于人设和千万古人的价值观,倍受父亲摧残的舜不仅没有反抗,甚至一如既往地对父亲尽孝,宁死不做违抗父亲的事,最终感动上天、问鼎帝位。


这就是成语“孝感动天”的来历。也是“二十四孝”故事中对孝文化的最高诠释,被孔子称为“大孝”、“纯孝”。我们以此对比西方神话中那个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个中文化差异不言自明。


因此,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古代子女往往有着趋同的价值观,一生都需要按照长辈的指示进行复制一般的“血脉传承”。古代并非没有代际冲突,只是偶尔出现的几个质疑者也会被视作不孝,面临巨大的道德责难。


换句话说,代际冲突的本质,其实是话语权的争夺。古人解决代际冲突的方式,是要求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完全投降,以此获取认同和生活必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种一昧打压式的解决方式,尽管在我们看来是愚昧和压抑的。但是在物资匮乏的古代,也有这样一种方式之所以形成并延续数千年的合理一面——从家族对劳动力的需求,到个人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都促使这一局面形成并趋于稳定。


直到整个社会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业迅速发展,吃饱饭不再是主流人群的最大生活难题。于是,对代际冲突打压式的解决方式开始逐渐失效。而另一方面,子辈显然更能轻松适应信息满天飞的当代,价值观开始允许个人意志进行选择——反观父辈小时候,他们无从参照和导正。


于是乎,代际冲突的存在日益被凸显,两代人通过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相互较劲与拉扯。伴随着子辈的成长和独立,双方都将经历一场心理角色的互换,子辈更像是父辈,而父辈也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慢慢变回孩童,甚至形成分离焦虑——这在古代社会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


心理惯性之根深蒂固,使得整个互换过程充满了冲突。



如果排除血缘关系,你依旧愿意和自己的家人保持亲密,那么,恭喜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假若这个可能性很小,也许你该开始思索与父辈和解的方式。


不过大可不必为此伤心,也不需要着急,这样的情况或许是大多数。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代际关系是第一段亲密关系,很大概率也会是最长情的,尽管很遗憾也是最容易随着年龄而变化、最可能产生冲突的。


事实上许多社会学家都认为:代际之间的对抗将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复制式的全盘接受意味着原地踏步,冲突则意味着变化。毕竟连研究了一辈子家庭关系的弗洛伊德,也是个受到子女批评的父亲。


成长经历的不同导致了观念的大相径庭,分属两个时代的人若想做到彼此的高度相互理解,艰难属意料之中。试想如果玲子可以跟9岁的女儿顺利沟通关于父亲的事,女儿也可以接受并依旧热爱生活,也就不再需要石井作为假爸爸而出现。


对于石井裕一而言,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给予他人温暖,弥补客户生活中无奈缺失的情感,从而“建立一个没有人需要我们为之服务的社会”。


很难。但衷心祝福善良的石井在未来可以如愿失业。


年关将至,你回家过年吗?回家吧,保留节目不可避免地会轮番招呼上;不回家吧,爹妈二老难免伤心。


考不考虑租个自己,回家过年?


觉得父母无法理解自己,两代人“心意不通”……也许你有千百个不想回家的理由,父母却有千万般的牵肠挂肚。


每个个体之间都会有经历和观念上的差异,又何况是两代人?相互理解不在于想其所想、行其所行,事事寻求同频同质——而是对差异之处的认可与包容


美的人性科技

关注情感需求,照料现代生活


美的春节  身心同回家


“租”个自己,回家过年

图文简介

​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有一些保留节目是少有遗漏的,比如催起床、催吃饭,当然还有催婚。而这些保留节目,不过只是代际冲突的常见表现形式,却让不少人开始抗拒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