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和传承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已知和未知两大领域。对待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认识结果。


对待已知领域,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会主动在已知领域进行教育和传承,通过建制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系统地学习和获得知识;通过科普、宣传、传播等,传承技艺、思想和文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纠正错误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深化认识层次。这也是不断进行的知识积累过程,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最后实现认识的飞跃。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知领域会逐渐扩展,认识方法也相应地日益科学和理性。


对待未知领域,人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认识自然的能力和技术十分低下,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比如地震、洪水、风雨雷电、生老病死,人们在极力抗争并不断提高认识水平的同时,对于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只好求助于超自然力量。通过一定仪式,寻求保佑和庇护,希望借助超自然力量,征服自然,消灾弥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积累和传承,形成了正确的探索未知领域的方法,尤其是现代科学诞生以后,这种探索已经突飞猛进,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在人类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时空无限性和人类认识能力有限性的矛盾,虽然科学提供了先进技术和方法,能够拓展探索的空间范围和认识深度,却无法穷尽未知,总有难以理解和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难免会暂时寻找心灵的栖息地。即便是科学家,对于一些暂时还束手无策的问题,有时也会求助于或者追问超自然力量,一些科学家也会走进神学的“殿堂”,暂时休憩,寄希望以神圣意志来解释科学研究中的难题。这正如一些“大德高僧”利用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来解释神学和刻画神秘一样,并不意味着宗教神学就是科学,同样,也不能表明这些暂时歇息的科学家就是科学的叛徒。


对待未知领域的不同态度是形成不同知识体系的基础。把未知交给上帝,就必然导致崇拜、迷信和盲从,其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是宗教、臆想、神秘、超自然的;其“实体”必然是上帝、鬼神、灵魂和超自然力。这种探索和求知的结果,让人类认知水平回到蒙昧阶段,制约了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动力,由于缺乏试验的基础和支撑,其理论无论如何自圆其说,如何美丽动人,都是虚幻和欺骗的。既不能转化为现实技术和生产力,更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还会消磨人们探索的意志和动力,阻碍科技发展。在日益全球化和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这将会使我们失去发展的大好时机。


把未知交给科学,就是用先进的知识体系,系统的求知方法,不断创新的目标取向,来探索未知、求解问题、寻找答案。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达到无与伦比的新高度,使人类社会在最近20年生产和积累的知识比历史上所有时期的总和还要多,使人类社会的物质丰富程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任何知识体系只有经过教育、传承、普及的过程,才能被认识、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也不例外,科学的教育、传播、普及的过程,在当今社会就是科普过程。

应理性对待未知领域

图文简介

从认知和传承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已知和未知两大领域。对待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认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