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会导致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丧失的疾病。多年来各国研究人员都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早期发现并改善这种病症。
据外国媒体报道,近期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检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工智能产品,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来识别早期信号,准确率可以达到84%。
研究人员对38个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和29名健康的人进行MRI(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运用这67个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来区分患病究竟给大脑带来怎样的变化和风险。然后,研究人员将大脑分成更小的区域,分析了各种神经连接。
研究人员又根据之前的算法对148名受试者进行测试,其中52人健康,48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病,剩下的48人目前有轻度认知障碍(MCI),但被认定在两年半至9年之后会患上阿尔兹海默病。测试结果表明,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分辨正常人的大脑和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大脑,且准确率达到86%。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还可以分辨正常大脑和患有MCI的大脑,准确率达到84%。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脑脊液分析和脑成像可以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告诉我们大脑在多大程度上覆盖着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并能够相对准确的预测谁在10年后很可能患阿尔茨海默氏症。但这种方法有侵略性、昂贵而且只能在高度专业化的中心使用。而新的人工智能系统是非入侵式的,更简单也更便宜。
研究小组希望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