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铁轨上有5个小孩,一节失控的电车正朝他们冲来,小孩们谁也没发觉。你大概能猜出来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另一条铁轨上有1个小孩,你会开动扳道让电车变轨,轧死这个孩子从而救下另外5个吗?研究显示,大约90%的人能认可这种做法。   但是,如果说让你把1个人推下轨道,用这个人的身体来阻挡列车,从而保住另外5个孩子的性命,这样就只有15%的人能接受了。这就是有名的“电车困境”问题。   从道德心理学上讲,认可前一种做法的心理被称为功利主义式的道德直觉,也就是结果主义论,而坚决反对后一种做法的心理被称为康德式的道德直觉,也就是基于规则或使命的判断。哲学家康德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以人的生命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不要担心你自己会落到哪一个阵营中而遭人诟病。科学家告诉我们,事实上所有人都具备这两种道德直觉,只是在不同的情形下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   除此之外,人们还知道,道德判断会受“厌恶感”这种情绪的影响。近期一项研究指出,那些对性行为特别厌恶的人,更有可能做出康德式的判断。   之前的研究把厌恶情绪分为三类:病原体厌恶、性厌恶,以及道德厌恶。一个有病原体厌恶倾向的人,如果踩到宠物狗的便便,或是看到开放性的伤口,哪怕仅仅是想象这些事情发生,他们也会发狂;性厌恶者讨厌看色情片,不小心听到邻居做爱的声音也会极度困扰。让道德厌恶者非常受不了的是看到有人插队。   令人吃惊的是,前面说的两种道德直觉与道德厌恶无关,而与性厌恶有很大的关系。对性行为有排斥心理的人会非常讨厌牺牲个人,拯救其他人的做法。   对色情小片没兴趣的人,或者是想到口交场面就恶心的人,更有可能讨厌“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做法。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科学家现在还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不过已知的是,性厌恶者通常对事物持保守态度,更愿意遵守规则,所以有可能是把人物化的做法更违背这类人对社会规范与规则的看法。   

性厌恶者?那我也许能猜中你会怎么选这道题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