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负荷是指在流水流过时顺着河床“刮走”和带走的沉降物数量。
采样器
由于采样困难,所以很少监测河床负荷,目前使用的有两种采样器。最普通的是改装一只秤量过的篮子降到河床上,在整个测定期让其停留在一个地方。但是由于这种采样器会妨碍河水的流动,从而扰乱该处的传输速率,致使测定的传输速率总是偏低。1971年海利—史密斯对采样器的基本设计进行了改进,大大地克服了这一问题。它由一个朝前开口的金属框架组成,这样开口的方式使水流经开口的速度与周围流体的流速严格一致。开口位于河床上,河床负荷颗粒不受限制地进入采样器的嘴中,颗粒即被装在框架下端的网子所捕集。
具有7.6cm孔口的采样器在捕集小于细砾石的颗粒的捕集效率接近100%。较大的采样器已成功地用于采集砾石的传输。
采样方法
河床负荷测定值以单位时间通过的沉降物体积或质量来表示(如t/m/day),为了确定一定采样时间内的横断面的变化,需要对横断河床的5—10个采样点中的每一个都进行采样。河流横断面各个平均值进行积分就可得出河床负荷物输送量的总瞬时值,用这个值与同步的排水量之比进行绘图,在不同的排放量下,重复这一过程,即可得出一条河床的负荷—速率曲线,同时也可绘出悬浮物沉降速率曲线。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亮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