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屑流(debris flow)是流动前缘较窄,且水分含量较低,黏滞性较大,运移不远的一种岩流形式。

  简介

  岩屑流(debris flow)是一种黏滞性较大,运移不远的岩流,它和崩塌、滑坡、塌方、乱石堆等均是泥石流固体碎屑物质的直接来源,也可直接转变为泥石流。

  例如,在西部高中山区多为30°-70°,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补给方式主要是滑坡、崩塌和岩屑流

  特征

  岩屑流的流动前缘较窄,且水分含量较低,黏滞性较大,运移不远。

  形成

  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皱褶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和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岩体破裂严重,稳定性差,极易风化、剥蚀,为岩屑流提供了固体物质。

  在泥岩、页岩、粉沙岩分布区,岩石容易分散和滑动;在岩浆岩等坚硬岩石分布区,会风化成巨砾,成为稀性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在新构造运动活动和地震强烈区,破坏山坡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形成碎屑物质。

  危害

  1966年和1967年几场特大暴雨袭击了巴西南部地,两年因此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达2700人,同时出现了各种大型的岩土体运动,如泥流、岩屑流、岩崩、岩落等,其中一次泥流就死伤达几百人,岩屑流几乎摧毁了发电工厂。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岩屑流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