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实验站设置了载土的大型蒸发器来观测土壤蒸发,甚至在器中栽培植物以观测蒸散量,是谓蒸散测量器(lysimeter),例如,渗漏蒸发器。还有对森林蒸发进行观测。它们的观测值比装水的蒸发皿(池)较接近蒸散或土壤蒸发。但此类观测只能在个别地点进行,无法反映复杂的下垫面的陆面蒸发。陆面蒸发依仍赖间接计算。
简介
有些实验站设置了载土的大型蒸发器来观测土壤蒸发,甚至在器中栽培植物以观测蒸散量,是谓蒸散测量器(lysimeter),例如,渗漏蒸发器。还有对森林蒸发进行观测。它们的观测值比装水的蒸发皿(池)较接近蒸散或土壤蒸发。但此类观测只能在个别地点进行,无法反映复杂的下垫面的陆面蒸发。陆面蒸发依仍赖间接计算。1
水热平衡途径
根据蒸发的物理概念和水热平衡原理,以量纲分析方法推导出陆面蒸发公式。其思路是蒸发量E与蒸发力E0和降水量r有关。在蒸发力保持一定的情况下,蒸发量随降水量的变化与降水量有关,还与蒸发力用于蒸发以后的剩余蒸发力(E0-E)有关,即:1

湍流扩散途径
康斯坦丁诺夫将水汽湍流扩散方程加以变换,把蒸发量表成风速,水汽压和湍流交换系数的函数,以便通过实测资料加以计算。经过比较发现误差较大。1
经验公式
先前有奥利捷科普公式和斯莱伯公式,通过水热平衡法由降水量和径流量求出蒸发量,进而拟合出蒸发量,蒸发力和降水量相互关系的经验公式。他们使公式的边界条件符合水热平衡的要求在极干热的条件下,蒸发量趋近降水量i在极冷湿的条件下,蒸发量趋近于零。布德科考察了实际资料,认为将这两个公式求几何平均更好。他还用净辐射B的蒸发当量B/L代表蒸发力。这个公式是将两个满足水热平衡条件的公式平均而得的,自然也符合水热平衡的要求回它不是从水热平衡原理推导出来的,名为水热平衡联系方程,实质上是经验公式。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