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射因数指的是国际照明委员会定义一种表面漫射光空同分布的物理量:漫射因数。用L表示光亮度,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观察方向与漫射方向的夹角度数。

简介

对于非透明材料漫反射特性的测量,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推荐了以下几种几何条件:0/ 45;45/ 0;0/ d;d/ 0。0/ 45 是以理想漫射体作为参比标准,测量非透明材料漫反射因数的几何条件。我国在 1989 年研制成功的标准光谱变角反射计可以在任意几何条件下测量材料的光谱反射特性,利用该装置可以测得 0/ 45几何条件下的光谱反射因数。研制 0/ 45 反射因数标准装置的目的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以利于 0/ 45 反射因数量值的传递,并对具有该几何条件的光学仪器进行校准1。

漫反射因数的定义

顶点位于样品表面的某方向上固定圆锥角内的反射通量与在相同条件下完全漫反射体的反射通量之比作为相对测量的装置,0/ 45 漫反射因数标准装置是通过在标准测量条件下,将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从而测出样品的反射因数。其标准测量条件指测量的光谱条件和几何条件。

漫反射因数标准装置的光谱条件

标准 CIE A 光源照明,标准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函数拟合接收。影响测量装置光谱条件的因素主要包括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光路中各光学部件的光谱特性和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特性。垂直/ 45°(缩写为 0/ 45) 几何条件是指样品被一束光照明,该光束的轴线与样品的法线间的夹角不应超过 10°,同时在与法线成 45°±5°角度下观测样品。照明光束的轴线和光束中任意光线的夹角不应超过 5°。在观测光束方面应遵守同样的限制的测量几何条件。对于非各向同性的样品普遍采用的测量几何条件是 0/ 45 环。它是 0/ 45 几何条件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样品的法线方向照明,在与样品法线夹角为 45°的环带上接收。本装置选用了0/ 45 环几何条件。

漫反射因数测量装置各方面性能

1.系统的稳定性

经过 30 分钟的预热后,电源在稳流工作状态下给光源供电时,1 小时内其电光源发光及光电探测系统的综合稳定性优于 0.002。

2.有效测量面内辐亮度面均匀性当被测样品绝对均匀而照明光不均匀时,由于装置中的各个光学器件相对固定,同时采用了环形探测器测量,采样面照明亮度均匀性不会对测量产生影响。而当被测样品不均匀时,采样面照明亮度的不均匀与被测样品不均匀相互作用,使测量的重复性降低。因此需要保证照明的均匀性。在 GB/ T12822 - 91 中规定照明的均匀性优于 0110。经过实测 0/ 45 漫反射因数标准装置在采样面上 φ3mm 范围内均匀性可以达到 0.01。故对于反射因数均匀的样品其影响可以忽略。

3.光谱条件

装置中,光源色温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供电电流保证。电探测器的 V (λ) 修正和光学器件的光谱特性的综合影响可以通过实际测试和计算得到。将环形椭球反射镜的反射分布曲线与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的分布曲线相叠加后积分的结果与标准V (λ) 函数的积分结果比较,其偏差为 0.014。

4.几何条件

利用分度转台和准直光源及探测器的组合,可以准确测得 0/ 45 光学探头的几何条件。实际测得入射光的汇聚角为 - 5°

漫射因数

图文简介

漫射因数指的是国际照明委员会定义一种表面漫射光空同分布的物理量:漫射因数。用L表示光亮度,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观察方向与漫射方向的夹角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