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接法是指西林电桥回路试验中中用于测量介质损耗因数的一种接线方法。正接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小,反接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偏大。与反接法相比,正接法测试可以有效的减少防晕层表面电阻对介质损耗因数测试值的影响。若线棒可与地分离,现场试验应尽量采用正接法的测试方式。
简介发电机定子线棒绝缘介质损耗因数(tanδ)是检验发电机定子线棒制造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其大小与定子线棒绝缘的固化程度、气隙含量、材料等参量有关。
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测定介质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的有功损耗和相应介电特性的试验。绝缘介质损耗因数(tanδ)是指流过绝缘介质的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之比值,它是反映介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该项试验广泛用于电气设备制造和运行中的质量检验和绝缘试样的研究试验,作为判断设备绝缘性能及选择材料、控制加工工艺的一种依据。除了对介质的高频特性有要求外,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一般均在工频电压下测量。
测量方法主要有电桥法和数字化测量法。电桥法中,使用最普遍的是平衡电桥法(如西林电桥),少数现场也使用便携式不平衡电桥(如M型试验器)。
西林电桥回路原理平衡电桥中常用的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见下图。试品(Zx)和标准电容器(Z0)分别为两个桥臂,另外两个可调臂Z3和Z4设置在电桥中,Z3为可变电阻R3,桥臂Z4为固定电阻R4与可变电容C4相并联。当电桥平衡时,流经检流计G的电流为零,可由Zx=Z0Z3/Z4的关系式推算得tanδ=ωC4R4。设计西林电桥时可适当选择R4值,即可由C4的标值直接读出tanδ值。为减少干扰的影响和提高测试精度,有些西林电桥内设有内部补偿和倒相措施,并附加可调节的平衡电容。试品不直接接地时,桥路可用正接法(如图所示,电桥处于低电位):对一端直接接地的试品,可用反接法(电桥调节部分1处于高电位)和对角线接地,由G的一端接地,但要求试验变压器的两个出线端必须对地绝缘1。
JB/T 7608-2006《测量高压交流电机线圈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方法及限值》推荐采用三电极系统,测量电极包至高阻末端的方法测试一次成型防晕结构定子线圈的介质损耗因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破坏线棒的防晕结构,并可考核包含定子线棒端部防晕层部分的介质损耗因数。正接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小,反接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偏大。与反接法相比,正接法测试可以有效的减少防晕层表面电阻对介质损耗因数测试值的影响。若线棒可与地分离,现场试验应尽量采用正接法的测试方式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徐恒山 - 讲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接法
图文简介
正接法是指西林电桥回路试验中中用于测量介质损耗因数的一种接线方法。正接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小,反接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偏大。与反接法相比,正接法测试可以有效的减少防晕层表面电阻对介质损耗因数测试值的影响。若线棒可与地分离,现场试验应尽量采用正接法的测试方式。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