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防振锤是应用在输电线路上的导、地线防振产品。意大利 Salvi公司于1968年研制出4D型防振锤。中国依据其基本原理研制了FR系列防振锤,其特点是两端锤头重量不等,线夹位于两端锤头的间距也不相等,这样就可以获得四个自振率。此类型防振锤的锤头部分具有交叉式的设计,这种结构不限制锤头甩动,不会碰撞钢绞线1。
简介在中国电力金具市场上,有一种被称之为4D系列的防振器具倍受关注,它的微风振动分析和解决方案,开创了防振锤领域的新局面。从1998年12月起, 4D系列防振锤被引入中国,先后在输电线路和电力光缆使用了近100万套。与传统的国标防振锤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外型、抗电晕和抗无线电干扰、宽阔的振动频率覆盖范围、安装使用更为灵巧。而且它的出现将给输变电工程带来一个更好的选择机会。
4D系列防振锤的的历史最早出现的防振锤是司托克布里奇防振锤(Stock B ridge),1925年问世。设计原理是用1根钢绞线连接2个锤头,通过灵敏的钢绞线产生锤头谐振,来消耗因风而产生的导线振动。这种机理,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锤头形式,如狗骨头形状、两锤头之间有扭矩的扭转式防振锤、意大利的4R防振锤等。50年代初,澳大利亚的Philip Du lhunty 对4R 防振锤进行了改进,锤头形状进行音叉式耳朵形设计,并且首次设计大小锤头不对称式,在其他如锤头重量、线夹形状等方面也有变化。因为4R起名源自4个R 形的锤头,Philip在命名新型防振锤型号时,将自己姓名中Du lhunty的首个字母D写进去,成为4D的来源。
4D防振锤一经问世,即受到普遍关注。因为有较高的频率覆盖特性,10Hz ~ 150Hz,持久的疲劳性能,能耐受10107 次振动而功率特性不衰减。经澳大利亚AS1154标准制定的规范进行各方面的试验,4D防振锤可以提供完全的频率保护和特性性能。这此试验主要是:阻抗测量、反驻波比预测、功率特性试验、尺寸和外观检验、疲劳型式试验、锤头拉脱试验、线夹滑移试验、无线电干扰和电晕试验、防振效能评估等。
钢绞线的刚度4D防振锤的钢绞线对防振锤的性能至关重要,除了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和足够的抗拉强度外,还应该具备足够的刚度。其刚度直接影响防振锤的谐振频率,其迟后特性决定着防振锤吸收功率的能力。所以应该通过试验,从各种钢绞线中挑选迟后回线面积最大的来采用。
4D系列防振锤的发展方向1.数量配置(保护档距)的变革
如在2个山顶之间架设导线,按山地配置,则不十分正确。这时仍按平坦地形进行数量配置,在覆冰情况下,风能增至通常的8倍(如冰厚同线径),其防振锤选型和配置都应加强。不能机械地按张力和地形选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在森林、山地情况下也应按平坦地配置数量。这若取决于实际线路两边是否存在大批高于线路的树林而定。
2.4D系列防振锤线夹的改进
过去4D线夹过于细化,适用范围太窄,应研制适用范围较宽的线夹,如 20mm ~ 30mm 导线之间,只选用1种型号。
3.完善和改进试验项目, 使之适用于最新IEC标准
如现有设计不能满足2.5 kN 的拉力滑移试验要求,应作线夹宽度和夹紧机构的改动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徐恒山 - 讲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D防振锤
图文简介
4D防振锤是应用在输电线路上的导、地线防振产品。意大利 Salvi公司于1968年研制出4D型防振锤。中国依据其基本原理研制了FR系列防振锤,其特点是两端锤头重量不等,线夹位于两端锤头的间距也不相等,这样就可以获得四个自振率。此类型防振锤的锤头部分具有交叉式的设计,这种结构不限制锤头甩动,不会碰撞钢绞线。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