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缺陷分类法,Orthogonal Defect Classification(简称ODC)是一种缺陷分析方法,由IBM在1992年提出。它通过给每个缺陷添加一些额外的属性,利用对这些属性的归纳和分析,来反映出产品的设计、代码质量、测试水平等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些解决办法来进行改进。
简介正交缺陷分类法,Orthogonal Defect Classification(简称ODC)是一种缺陷分析方法,由IBM在1992年提出。它通过给每个缺陷添加一些额外的属性,利用对这些属性的归纳和分析,来反映出产品的设计、代码质量、测试水平等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些解决办法来进行改进。例如对于测试团队,通过ODC可以知道测试工作是否变得更加复杂;每一个测试阶段,是否利用了足够多的触发条件来发现缺陷;退出当前测试阶段有什么风险;哪个测试阶段做得好,哪个测试阶段需要改进等。对于开发团队,利用ODC可以知道产品设计和代码编写的质量情况。而给产品用户带来的好处就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小产品投入市场后的维护花费1。
工作流程ODC的工作流程分为四部分:“缺陷分类”,“校验已被分类的缺陷”,“评估数据”以及“采取行动来改进工作”。
分类阶段分类,是ODC工作流程中的第一步,即需要测试和开发人员分别对每一个缺陷填写ODC属性。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正确的了解每个属性的值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分类时尽量选择正确的选项。
校验阶段在第一步中,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已经填写了 ODC 数据。那么接下来就需要 ODC 专家对这些数据进行校验。因为填写不正确的 ODC 数据会导致后面的评估和行动两个流程步骤没有意义。因此校验数据的正确性尤为重要2。
评估阶段在确保输入的 ODC 数据正确性的前提下,就可以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了。根据 ODC 的不同属性进行分类统计,可得出不同方面的结论。以此来反映测试、开发或产品设计方面的问题,指出潜在的改进的机会。比如:缺陷被发现的如何、产品是否稳定等。
行动阶段仅仅发现了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解决问题。根据评估过程中反映出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并让相关人员采取行动。这一阶段也是最能给产品带来价值的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ODC法
图文简介
正交缺陷分类法,Orthogonal Defect Classification(简称ODC)是一种缺陷分析方法,由IBM在1992年提出。它通过给每个缺陷添加一些额外的属性,利用对这些属性的归纳和分析,来反映出产品的设计、代码质量、测试水平等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些解决办法来进行改进。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9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