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名多孔菌目。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中的一目大型真菌。分布广泛,腐生或寄生大多生活于林木或木材上,引起木材腐朽;有些生活在富含树皮或断干残枝的土壤中。具有发达的有隔、分枝菌丝体。多数存在双核菌丝和锁状联合。
简介旧名多孔菌目。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中的一目大型真菌。分布广泛,腐生或寄生大多生活于林木或木材上,引起木材腐朽;有些生活在富含树皮或断干残枝的土壤中。1
特点具有发达的有隔、分枝菌丝体。多数存在双核菌丝和锁状联合。菌丝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菌核和菌索等组织。由生殖菌丝、骨干菌丝和联络菌丝三者中之一、二或三。构成担子果。若仅由生殖菌丝构成,称作单体菌丝型(单系菌丝系统),若由生殖菌丝和骨干菌丝或联络菌丝构成,称作双体菌丝型(二系菌丝系统),而若由生殖菌丝、骨干菌丝和联络菌丝三者共同构成的担子果则称为三体菌丝型(三系菌丝系统)。多数种类不进行无性繁殖,仅层孔菌属等少数种类可形成无性孢子。没有性器官的分化,有性生殖靠菌丝结合完成。担子果为裸果型,形态多样,通常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菌盖有盘状、珊瑚状、马蹄状、棒状或贝壳状等多有柄或无柄,柄中央生或侧生色泽多样,有或无光泽质地多样,有木质、木栓质、革质、膜质或肉质等。担子无隔、棒状,一般有4个小梗,各长一担孢子。担孢子无隔,有色或无色。担子间常有侧丝、囊状体或刚毛。1
分类关于本目的分类,意见不一,Donk(1964年)按子实层着生状态、子实层体的形状和担子果的形状,把它分为6型,22科:鸡油菌型,包括鸡油菌科1科;革菌型,包括革菌科等6科;杯状菌型,包括裂褶菌科等2科;珊瑚菌型,包括珊瑚菌科等3科;齿状菌科,包括齿菌科等5科;孔状菌型,包括多孔菌科等5科。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褶菌属
图文简介
旧名多孔菌目。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中的一目大型真菌。分布广泛,腐生或寄生大多生活于林木或木材上,引起木材腐朽;有些生活在富含树皮或断干残枝的土壤中。具有发达的有隔、分枝菌丝体。多数存在双核菌丝和锁状联合。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6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