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香苦木油,卡藜油由大戟科常绿灌木巴豆树(Croton cascarilla)的干树皮经水蒸气蒸馏而得。主要产于西印度巴哈马群岛、美国和古巴等地。在最终加香的食品中其建议用量为1~50㎎∕㎏卡藜油在常温下为黄色至绿黄色液体。
卡藜植株基本介绍卡藜属大戟科,小乔木。主产于古巴、印度、美国、巴哈马群岛等地区。
卡藜素 卡藜酸 丁香酚 香兰素 对异苯基甲苯等。
感官特征胡椒、木香、萜香、壤香香气,胡椒、辛香、木香、香脂味道。
化学性质与用途具有舒适枯木辛香香气。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矿物油、乙醇中,几乎不溶于甘油和丙二醇。
用途 GB 2760—1996: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多用于烟草、饮料。
酸值(OT-4) 3~10
旋光度 -l°~+8°
乙酰化后酯值 62~88
重金属(以Pb计,GT-16-5)试验 阴性
折射率(nD) 1.488~1.494
皂化值(OT-40,试样量5g) 8~20
醇中溶解度(OT-43) 1ml样品可溶于0.5mL 90%
乙醇中,稀释至10ml仍不变
相对密度(d25) 0.892~0.914
限量FEMA(mg/kg):软饮料2.3;冷饮3.0;糖果8.7;焙烤食品13;调味料50。
毒性GRAS(FEMA;FDA,§182.20,2000)。
安全性1.CRAS(FEMA;FDA,§182.20,2006)。
2.PADI:3.101mg(FEMA)。
参考用量FEMA(1994):含醇饮料,12.83~15.87mg/kg;焙烤制品,8.1~9.3mg/kg;调味品,67.3~72.1mg/kg;冷冻饮品,6.84~8.84mg/kg;硬糖,0.04mg/kg;无醇饮料,6.31~7.51mg/kg;软糖,26.7~29.7mg/kg。
提取生长10年以上的苦香树产出的精油质量最佳, 大约60棵树可获得It树皮,蒸馏后得1kg的精油。将树皮干燥至特定的温度与湿度后立即蒸馏,可获得优质高产的精油。采用扩散蒸馏法提取。将树皮的小碎块放1500L不锈钢蒸馏器中, 水蒸气从上部进入,向下扩散并穿过碎块,冷凝在底部的不锈钢冷凝器中。冷凝水经过一系列平底烧瓶后分离成精油和水, 然后在实验室过滤、精制。1
应用卡藜油扩散性强, 每100mg溶液中含0.02-0.04mg即可嗅到它的气味。主要用做高档香精, 常出现香奈儿Coco 等一些名牌香水的成分表中。萨尔瓦多人一直把苦香树树皮作健胃药 ,治疗消化不良、周期性低热、 腹泻和痢疾等,有时也用作祛痰药。 由于市场上香苦木油的数量少, 所以芳香疗法用的还不多。有人建议用香卡藜油抗病毒和缓解头痛。 随着香卡藜油产量的增加 , 以及芳香疗法的兴起 , 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会更加广泛。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磊 - 副教授 - 重庆师范大学卡藜油
图文简介
又名香苦木油,卡藜油由大戟科常绿灌木巴豆树(Croton cascarilla)的干树皮经水蒸气蒸馏而得。主要产于西印度巴哈马群岛、美国和古巴等地。在最终加香的食品中其建议用量为1~50㎎∕㎏卡藜油在常温下为黄色至绿黄色液体。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22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