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畜,即耕地用的牲畜,中国传统农业耕作动力主要包括耕牛,水牛。是中国境传统农业耕作动力,耕畜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良种耕畜指的是优良品种的耕畜。
良种耕畜饲养耕牛饲养(一) 精心补充饲料
“双夏”农忙时节, 拉犁、拖运集中, 耕牛十分劳累, 若膘体不足, 很容易累倒。因此, 入夏前应为耕牛准备充足的饼料, 以豆饼为最佳, 每天喂给2.5~3.5千克, 将豆饼浸水发散, 再喂给其他草料, 即可满足耕牛每天的营养需求。使役时, 必须充分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和补充适量的蛋白质饲料, 如每天每头牛喂棉籽饼、糟谷2.5~3千克, 麦麸或糖饼1~2千克, 青贮玉米秆或氨化稻草10~20千克, 并注意供足饮水。同时, 注意补盐, 每天可酌情在饲料中添加食盐。耕牛使役后不可急着饲喂, 否则会增加牛消化器官的负担, 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甚至引发疾病。1
(二) 防农药中毒
春夏秋, 农田中使用农药频繁, 污染田间地头的青草, 稍有不慎, 很容易引起耕牛中毒。因此, 用青草饲喂肉牛时, 可疑的青草最好不要饲喂, 尤其避免到刚施过农药的地方采割青草或放牧, 也不能用发霉变质的粮食和放置时间过长的糟、粕、渣类等饲料喂牛。
(三) 防中暑
耕牛汗腺不发达, 怕热, 当牛舍内温度超过25℃时, 就会阻碍体表热量的散发, 而使耕牛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 盛夏期间要打开牛舍门窗, 每个牛舍最好安装一个调速吊扇, 这样才能促进牛舍空气流通, 降低牛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雨季严防耕牛日晒雨淋, 每天中午可用清水 (切忌用刚抽出的地下井水) 喷洒牛体, 以利降温、增加食欲, 如发现耕牛有张口呼吸现象, 可熬绿豆汤待冷却后喂服, 也可用风油精涂抹耕牛的额角, 以提神解暑。
牛在烈日下劳役时, 可在牛的头部和身上洒凉水, 或在两只牛角之间系一块布片, 蒙盖脑部, 避免日光直射。如牛在劳役过程中出现颈伸直向前下方, 喘气不停, 口流白沫, 不断排尿, 行走摇晃, 蹄尖擦地而行, 全身抽筋发抖等现象时, 说明牛已呈中暑症状, 应立即停止使役, 将牛牵于阴凉通风处休息。严禁将牛放入冷水中, 最好是用冷湿毛巾盖于头部, 并不断用冷水浇淋, 同时配合用凉水冲淋牛体, 以促进牛体散热, 直到体温下降为止。为减少脑血管充血和肺血管充血, 可同时在耳、颈、舌底静脉放血以及配合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病牛放在阴凉处休息, 饮用淡盐凉水, 喂水泡青草。
(四) 科学供给饮水夏季气温高, 耕牛消耗体内的水分较多
特别是在“双夏”劳役过程中, 每天要给耕牛足量饮水, 并在饮水里放入少量食盐, 一般每天放50克即可, 任其自由饮用, 以促进耕牛的消化机能和保证水代谢的正常。据试验, 耕牛一次饮用15℃左右的水2千克, 可使瘤胃温度从39℃下降到20℃左右, 并能维持1~2小时, 当役牛休息时, 在饮水中可适当加点食盐。
(五) 防止蚊蝇叮咬
夏季蚊蝇喜欢叮咬耕牛, 可在牛舍门窗钉上纱门纱窗, 隔绝蚊子、苍蝇, 也可用90%敌百虫700倍液喷洒牛舍驱杀蚊蝇, 或用灭害灵稀释液直接喷洒牛体, 或者待牛吃饱后直接将牛牵入预先准备好的稀泥浆塘中休息。
(六) 合理安排劳役
按役畜的体格、体重、膘度、年龄、性别和土地的土质、地形以及农活的种类来规定每类役畜的工作量, 做到定人、定畜、定时、定田和养用结合的使役办法。下田使役时, 开始要慢, 中间要走得匀, 不走急弯, 不可使役过度。怀孕母牛, 产前2个月减轻使役, 产后1个月才能开始使役, 以利产后体质的恢复。每次使役完毕, 应清洗役畜身上的泥浆, 用稻草擦擦四肢, 剔除蹄叉、中蹄上的泥土、杂物, 以促进牛体的血液循环, 保持四肢健康。[1]
耕马养殖对耕马的饲养也要十分精心,雌性前期不要养的过肥,雄性一定要膘肥体壮,精力旺盛,以备配种。配种最好是选择人工授精,以提高种马的利用率及受胎率。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夏秋季每天皆可放牧,但放牧时防止 “ 跑青 ” ,冬季根据气温而定放牧次数及时间。
雌性妊娠后期要补饲胡萝卜及饼粕类饲料,临产前减少饲喂量,临产时一定要注意看护,最好找专业人员接生,确保不发生意外。
分群饲养:种马与耕马分群饲养,雄雌分开饲养,待发情配种时再放在一起,雄雌种马的血缘关系要远,不断改良、后代品质才会优良,严防近亲交配。
要将离奶的幼驹与耕马分开饲养。根据吃的少、而且不恋槽、吃饱就下槽的习性要按时按量饲喂,尤其是夜间一定要喂好,不可应付了事。马是马属动物,民间有个传说,马不吃夜草膘不肥。要用泡过的豆饼、豆粕、玉米面水拌料,夏季一定要看槽喂,掌握好饲喂量,要净槽,以免吃不了剩下的变质。冬季剩余了易解冻。及时饮水,一定要饮清水,冬季要饮温水。
防疫是养殖业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按防疫要求适时接种疫苗(马传贫疫苗)驱 2 次虫,每天清晨必须清除舍内的粪便并冲洗干净,同时也要冲洗饲槽,粪便存放处要远离圈舍,并且是下风头,保持圈舍内外环境卫生,灭蝇、蚊、虻可用 4% 的福尔林溶液加糖再加苍蝇喜食的米饭等就可以灭蝇、虻,鼠可用鼠药,但绝对不可让马误食,发现死鼠立即烧掉,发现鼠洞立即堵死。定期彻底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中国良种耕牛秦川牛是我国著名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居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关中秦川牛因产于陕西省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而得名1985年在北京建国饭店,国际厨师对国内外五大名牛进行多种烹调和品尝,陕西的秦川牛以肉质鲜美名列前茅。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说:“美哉秦川牛,誉满北京城”。从此秦川牛被誉为中国的瑰宝。
南阳牛是中国著名的大型役用黄牛品种,原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农村家养南阳黄牛其中心产地在河南省的白河和唐河流域广大平原地区。南阳牛主要分布于南阳市郊、唐河、邓州、社旗、新野、方城和驻马店地区的泌阳等地。
延边牛是东北地区优良地方牛种之一。延边牛产于东北三省东部的狭长地啧, 耐寒的延边牛分布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及毗邻各县;黑龙江省的宁安、海林、东宁、林口 、汤元、桦南、桦川、依兰、勃利、五常、尚志、延寿、通河,辽宁省宽甸县及沿鸭江一带,据1982年统计总计有21万头。延边牛是朝鲜与本地牛长期杂交的结果,也混有蒙古牛的血液。 延边牛体质结实,抗寒性能良好,适宜于林间放牧,冬季都有暖棚,是北方水稻田的重要耕畜,是寒温带的优良品种。延边牛耐寒,在-26℃时牛吸才出现明显不安,但能保持正常食欲和反刍。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哈萨克马产于天山北坡、准噶尔西部山地和阿尔泰山西段一带,其中心产区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直属县市,属于脊索动物门,真兽亚纲,奇蹄目,马科。哈萨克马总数约有50万匹。
哈萨克马具有群牧马的生态特征,骨骼粗实、皮厚毛密,鬃、鬣、尾毛浓密,体型较粗重。外貌匀称,有良好的兼用型结构,头中等大,略长,显粗重。下颚发达,颚凹宽度适中。颈长短适中或略长,粗厚多直颈,颈肩结合良好。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良种耕畜
图文简介
耕畜,即耕地用的牲畜,中国传统农业耕作动力主要包括耕牛,水牛。是中国境传统农业耕作动力,耕畜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良种耕畜指的是优良品种的耕畜。
- 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 上传时间:2018-11-15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