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育地又称肥育场地,是家畜用来育肥生产的场地,我国主要的肉用家畜主要包括肉牛,肉羊,猪,育肥地的管理在家畜养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肉羊育肥地管理

肥场、圈舍的建设半舍饲及舍饲育肥都需要圈舍。须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育肥规模以及资金状况、机械化程度等来规划建设圈舍的大小与结构。羊舍建得是否合理,会影响到羊只育肥性能的发挥。应在交通方便、远离交通干线(1000米)远离居民聚居区和污染源(医院、屠宰场3000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选择建设肉羊育肥场。圈舍的消毒处理为了防止羊群在育肥期间暴发疾病,育肥前要对羊舍和饲具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

1喷雾消毒:用2%的克辽林溶液或5%的来苏水对圈舍地面和墙壁进行喷雾消毒。以地面潮湿而无积水墙壁表面无千斑、水不下流为度。

2熏蒸消毒:福尔马林(40%的甲唑溶液)熏法。甲醛在高锰酸钾催化剂或加热的作用下,会产生强烈刺鼻的气体,使病菌吸入后导致其死亡。消毒彻底、成本低是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特别适合对曾经养过其他牲畜的卷舍或土坯房的消具体的做法:先密封欲消毒羊舍的所有透风处(如墙上窟窿、门窗及其缝隙、天窗、通风孔等)然后根据羊舍的形状与大小将盛有适量高锰酸钾(P粉,0克/立方米)的器皿(如瓷碗、罐头盒等)均匀地摆放于舍内,之后迅速将各器皿内倾入事先准备好的福尔马林(250毫升/立方米)注意为这种反应会很快产生气体,所以要由内向外退着来退出外后立即将门关闭密封。待24~48小时后将所有门窗和通风孔打开连续通风48-72小时直到室内乃至墙角处都闻不到强烈的刺鼻气味时才能让羊只进入

3石灰水消毒:在10千克的水中溶入10~1千克的生石灰,用喷雾器汲取上清液,对圈舍地面和墙壁进行喷洒。

4草木灰消毒:这种方法适合于条件差、地区偏远的农户。具体方法是将野草或其他草类烧成灰,铺在要消毒的地面上然后洒上水即可。

猪育肥地管理

(1)合理组群

肥育猪入舍后,按猪的品种、体重大小、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一20头为宜。组群后要保持稳定,避免互相干扰、争斗。

根据群众经验,分群时应掌握以下原则:①实行三段分群法,即在猪的断奶、小架子和中架子.只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把体型、体重、性格、吃食快慢等方面相近似的猪挑出来合群饲养。②同一群猪的体重相差不能太大。③对于群内个别性情暴躁或过于瘦弱的猪,应当挑出来另行饲养。④每次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还会发生体重不均匀的现象,应及时调整转群。⑤进行并群时,为了避免猪只打架、咬架,应当采取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方法。就是说,应当把头数少而强的猪并人头数多而弱的猪群内,或把猪少的群留在原圈,把猪多的群并入小群。并群最好在夜间进行。每猪群的数量和饲养密度,应根据猪舍设备、机械化程度、猪群状况等方面的情况来确定。

(2)细心调教

肥育猪组群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屯进食和饮水的习惯。

(3)合理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

①温度和湿度: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是保证猪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猪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猪的生长都不利,肥育猪适宜的猪舍温度是随猪的体重而变化的,舍内相对湿度一般在65%一75%。湿度过大,会给各种微生物创造生活与繁殖条件,对垫料内正常菌群的繁殖有影响;舍温低、湿度大,又会使猪感到寒冷,影响生长。

②光照:一定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猪的日增重,但光照过强可使日增重降低胴体较瘦;光照过弱能增加脂肪沉积,炯体较肥,必须注意控制。

③通风换气:发酵床高密度饲养的肉猪一年四季都须通风换气,但是在各季必须解决好通风换气与保温的矛盾,不能只注意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这样会造成舍内空气卫生状况恶化,减少肉猪增重和增加饲料消耗。

④防寒防暑:肥育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一23℃,气温过高时,采食量显著下降,增重速度降低甚至减重;气温过低,虽然采食量增加,但用于维持消耗能量增多,同样降低增重速度或导致减重。因此,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可采用节能保温猪舍,并配合高密度、厚垫草、窝满圈等技术;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可采取喷雾凉水、通风、遮阳等方法,并供给充足的清凉饮水。

(4)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

夏季要供给相当于饲料重量5倍的水;冬季要供给2一3倍的水。饮水的设备以自动饮水器最佳。在无自来水条件下可在圈内的一侧单独设置饮水槽,经常保持充足而清洁的饮水。让猪自由饮水。2

肉牛育肥地管理

一、肉牛有“怕热不怕冷”的特性,控制好环境温度,能有效提高肉牛的生长、增重和生产性能。

二、空气湿度越大,肉牛对体温调节的范围就越小。高温高湿会使牛体温不易散发,容易导致体温迅速身高,低温低湿会使牛散热过多,体温降低。因此,牛舍的空气相对湿度在55%-80%最适宜。

三、一般情况下,牛舍常采用自然采光,适当的日照有利于牛体产生维生素D3,促进对钙的吸收。牛舍中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过多,容易影响肉牛的正常生产。因此,牛舍要加强通风换气。

四、牛舍要尽量保持清洁,勤消毒,减少室内的微生物,降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五、育肥牛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喂饲2~3次,每次饲喂1.5~2小时。饲喂时按照每头育肥牛应供给的营养所确定的饲料量来饲喂,不可任意增减。一般的饲喂次序为先粗后精,即先喂干草(玉米秸秆),再喂酒糟、精料、饮水。冬季每天在喂饲后各饮水1次,中午再饮1次。夏秋季除按冬季的饮水次数外,增加1次夜间饮水。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肥育地

图文简介

肥育地又称肥育场地,是家畜用来育肥生产的场地,我国主要的肉用家畜主要包括肉牛,肉羊,猪,育肥地的管理在家畜养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